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經濟的第四個增長極

http://www.CRNTT.com   2012-09-21 08:22:59  


 
  區域經濟發展要以市場化為導向

  文章稱,過去10多年,由國務院批准的區域振興規劃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數量眾多,幾乎覆蓋了全國各地。據不完全統計,僅2008年以來國務院就批准了21個區域振興規劃。儘管這些規劃的推出都是為了拉動經濟增長,實現地區間均衡發展,如2000年以後,政府在促進西部、東北和中部地區發展方面做了很大努力,表現為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和提供各項優惠政策,但這些地區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逐年上升並沒有帶來相應的經濟繁榮。如2001-2010年,西部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在全國的占比從16.37%提高到19.58%,中部從14.86%提高到17.14%,2012年上半年更是達到24%,而東部地區從54.9%降至如今的50%以下,但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多年來不斷增長的固定資產投資卻沒有帶來GDP的同比增長,說明大規模投資並沒有達到規模經濟的要求,實現其效益的提升。

  綜觀各國經濟發展史可以發現,區域間均衡發展戰略大多是政府一廂情願的政策安排,實際上,往往是區域間非均衡的發展造就了經濟強國,同時也縮小了貧富差距。

  以日本為例,日本政府也曾想推出區域均衡發展規劃,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實行的“大規模項目建設”,這使得日本落後地區基礎設施水平迅速提升,但該規劃卻因為其後的種種問題而遭到極大非議,這些問題包括全國性的環境污染和公害問題、公共部門擴張帶來的腐敗和資源浪費問題、地方政府對中央財政的過度依賴,以及日益沉重的財政負擔等。如為開發北海道地區,政府鼓勵開發資源和移民,卻導致當地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最終,占國土面積20%的北海道只有4%的人口留守,而市場化形成的三大都市區的人口卻占到了日本總人口的62%。如今,日本全國的產業分布是高度不均衡的,但日本國民人均收入最高地區與最低地區之間的差距,僅為1.8:1。

  發達國家的經濟集聚化過程值得我們借鑒,如德國漢堡的人均和每平方公裡GDP分別超出東北部落後地區的2倍和100倍,但兩個地區的福利卻沒有差異,人均收入水平也相差無幾。實際上,不少經濟轉型成功的國家,並沒有推出太具體的區域發展規劃,只是提供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公平競爭環境和非歧視性的人口流動保障。

  從日本的都市圈模式到中部地區的城市集群概念,實際上都是一回事。但城市集群這一增長極的形成過程,卻有著太多地方政府過度幹預的痕跡。如中部崛起是國家戰略,卻同時又包含了由各省級政府申請並獲得國務院批准的“區域規劃”,如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皖江城市帶、中原經濟區、山西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這麼多分割的小區域規劃,彼此之間肯定存在產業重叠和競爭關係,各方肯定會為了招商引資而競相殺價,而其背後的動因則是GDP、產業占比和稅收等考核指標。

  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兩個增長極的形成過程,主要是以製造業的崛起為特征,這一方面是憑借靠海的地理優勢,另一方面則依賴開放政策,吸引外資和內地廉價勞動力。外資的不斷湧入,帶動了加工工業的發展和外貿出口的大幅增長,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而這樣的國際間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恐怕是50年一遇。相比中西部地區,東部地方政府對經濟的幹預相對要少,尤其是浙江和廣東兩省,山東則對國有企業幹預少、支持多。這些值得中部地區在承接東部部分產業轉移過程中借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