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廣昭:胡溫時代的黨內民主

http://www.CRNTT.com   2012-09-21 09:08:48  


 
  毋庸置疑,自十四大以來,中共集體領導的制度化程度越來越高。但帶來的一個問題是,達成決策共識的有效性和權威性卻趨於弱化。這不再是毛鄧可以一個人說了算的時代,這或可理解為什麼中國總理溫家寶多次隱忍表達“獨立人格不被理解”的苦惱。但是,觀察這十年會發現,胡溫政府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推進黨內民主。這十年,中共對黨內民主的重視程度是空前的,也是1949年以來黨內民主向前推進最多的時期。這或許是胡溫時代被忽略的一份政改遺產。對此,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支撐筆者的結論。

  其一,統計顯示,“黨內民主”的提法在《人民日報》歷年詞頻(使用篇數)的變化,從2002年以來,一直處於上升的趨勢,2011年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峰。在中共的政治文化裡,《人民日報》作為黨報喉舌,強烈反映著高層的思想觀點,是分析中國政治的重要窗口。胡溫執政時期,這個提法劇烈升溫。由此或可認為,“黨內民主”是胡溫政府尤其是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寄予厚望的政改試探。

  其實,在由胡錦濤任起草組組長的“十六大”報告裡,便首次提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在“十七大”報告裡,胡錦濤又提出“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而在被外界視為十八大縮略版的“七.二三講話”中,胡錦濤再次強調“積極發展黨內民主”以及“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這都說明,在最高領導層暫時無法達成政改共識時,胡錦濤著力推進黨內民主,以此作為撬動中共改革的支點。

越來越多地方黨部舉行差額選舉

  其二,這十年,中共地方官員選舉的差額比例越來越大,競爭性成分越來越高。民主的本質就在於競爭,而差額選舉使競爭具備了內涵。這尤其體現在與胡錦濤關係密切的共青團出身的地方大員主政的省份,他們對黨內民主充滿熱情。最典型的如江蘇省,現任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江蘇工作期間,先後在南京以及江蘇全省進行了差額選舉的大膽試驗。當時李源潮就批評那些“迷戀穩定”、拒絕嘗試新的政治實驗的領導人心態。當時,數個南京區縣的負責人就是通過這樣的方法當選的。而在2009年,363名街道社區的黨委員更是進行了當地黨的領導人的直接選舉。類似的這種黨內民主化進程,也體現在汪洋主政的廣東。據中國官方媒體《新快報》報道,中共廣東省委今年第一個進行差額選舉該省委常委。而這種差額選舉的試驗在廣東有些地方已經進行多年,如幾年前,梅州市兩位鎮黨委書記,就是由100多名黨員直接投票選舉產生。

  另據公開報道,福建、 黑龍江、北京等地在今年選舉省級黨委常委中,也都引入了差額選舉。在省級層面引入差額競爭,無疑使黨內民主更具示範意義和實質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