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龐中英: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說易行難

http://www.CRNTT.com   2013-07-04 10:17:28  


 
  在美國占據相對和絕對優勢的領域,如互聯網,美國儘管也需要別國的合作,但是,美國的主導是主要的,而國際合作則是次要的。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儘管可能還會有比斯諾登更犀利的爆料,美國國內民眾以及諸如歐盟這樣的盟友對美國政府的監控計劃不安,但是,美國不會因此減少或者放棄這些龐大的計劃。至於與美國本質上定義的對手和敵國的中國和俄羅斯,不大可能形成在互聯網安全上的新型大國關係。

  金融領域如同互聯網領域,這是美國霸權的傳統長項。高盛公司已經高調宣稱,華爾街在新興市場的盛宴已經結束,新興市場時代終結,“金磚”不再閃閃發光,而是一個個陷入深層次問題和危機中,土耳其因為伊斯坦布爾一個公園被政府拆除而爆發巨大的官民衝突和政治危機,巴西則因為經濟增長乏力,中產階層夢碎,失業加劇而爆發上百萬人的抗議。印度和中國尚未發生土耳其和巴西的情況,但是,兩大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均遇到經濟轉型難以成功的挑戰。

  在新興市場光環不再、甚至面對金融危機、全球資金回流美國的情況下,美國戰略研究界已經減少談論過去10多年老生常談的諸如“中國崛起”和“印度崛起”,以及“權力轉移”、“無極世界”、“世界無序”等話題,而是看到了“單極世界2.0”的曙光。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自然要敷衍應付中國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甚至覺得這樣的提法有點不合時宜或者沒有前途。

  至於中國的“西進”,美國覺得是“再平衡”的成功,因為迫使中國不得不“敗走”亞太地區。儘管如此,美國也是追著中國到了俄羅斯、歐洲、非洲和拉美。美國對於中俄關係的限度一清二楚;在經濟上陷入長期衰退不振的歐盟與中國的貿易戰層出不窮,而中國權衡美元和歐元之後,還是不會真正更大地支持歐元,中歐“戰略夥伴關係”徒有其表;至於中國在中東、非洲和拉美,主要角色是難以超越商業和貿易的,因為存在著包括南中國海、釣魚島等在內的全球海洋地緣戰略衝突,中國與中東、非洲的關係越是深入,中國在這些地區的利益增大,反而風險更大。

  總結一下,儘管習奧會成功舉行,中美關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再次起步,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也正式開始。

  圍繞著中美兩國的新型關係,接下來我們也許還會看到遠比斯諾登事件、新疆動亂和金融動蕩更大或者影響更深遠的事件,我們不知道未來在中美以及廣大的世界還將發生什麼,但是,有一點也許是肯定的,中美關係不是因為規劃和願望,而是因為過去、現在和未來發生的事件而形成的。

  從現在起的未來十年,如同過去般充滿不確定性,甚至困難和風險更大。如果在習近平主政結束、中國下一次國內權力轉移的2022年,中國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大國關係,是現在中國所說的那種“新型大國關係”,我們才可以說“新型大國關係”是一個成功且偉大的理論,而現在,我們只能說中國矢志不移、竭力推動中美關係走向“新型大國關係”。

  作者是中國非官方的外交與國際關係智庫察哈爾學會的高級創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年07月02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