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官員考核如何“去GDP化”

http://www.CRNTT.com   2013-07-22 09:52:33  


 
  “改變”10年,“GDP依賴”為何愈演愈烈?

  最近10年來,改變“唯GDP至上”的考核機制一直呼聲不斷。然而,給外界的感覺卻是,倚重GDP的考核方式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是愈演愈烈。儘管國家統計局也先後開發了“綠色GDP”和“綜合發展指數”等更為科學的綜合性考核指標,但更多的地方政府並無足夠的動力來實施,這是為什麼呢?

  在南京理工大學公共管理系學者徐志國博士看來,這是由當前我國政府的自上而下的“壓力型體制”決定的。在黨管幹部的組織管理體制之下,各級地方黨政主要領導人多是由上級任命的。為了激勵下級領導人實施上級政府規定的政策目標,上級政府就採取政績指標考核的方式,把任務和指標,層層量化分解,下達給下級組織和個人,責令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然後根據完成的情況進行政治和經濟方面的獎懲。

  而下級地方黨政領導,為了在任期內獲得晉升,就會與同僚之間展開一種類似錦標賽式的競爭,這種競爭下,如果GDP數字相比別的競爭者落後了,對於仕途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他們更注重短期內立竿見影的顯性政績。在這種“錦標賽體制”的競爭法則下,地方官員獲得升遷的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做大地方的GDP和稅收增長業績,以免落後於人。

  這也意味著,在考核目標的壓力之下,如果上一級政府不對下一屆官員的考核評價方式做出重大調整,則下一級官員通常並無動力兼顧地區的長遠發展(“隱形政績”)。換言之,如果中央政府不下定決心鐵腕推進領導幹部的考核評價方式的改變,則地方各級黨政領導通常會持續甚至加劇既往的發展路徑。

除此之外,據一些地方官員對《南風窗》記者介紹,現有的官員考核成果的運用與領導幹部晉升任免的“脫節”,也是造成基層政府“GDP路徑依賴”的重要原因。“都知道好大喜功、搞‘政績工程’、涸澤而漁的發展不好,可你能看到幾個官員因為這而被免職?通常,過不了幾年,他們都是高升了!”

  據媒體披露,最近落馬的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曾被中組部考核評價為“不適合擔任省部一級幹部”,但此後仍被擢升為副部級幹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