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劉植榮:歐美學生作文與國內作文差異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3-08-21 15:38:15  


 
3.法國為什麼沒把《最後一課》選入教科書

  語文教科書離不開歷史事件,歐美教材對歷史課文的選材非常謹慎,唯恐對歷史的認識有誤而誤導學生。即便這樣,他們也不敢輕易給出一個官方結論,充其量羅列一些學者的不同觀點供學生分析、批判,鼓勵學生對歷史事件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增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都德的《最後一課》對中國人來說耳熟能詳,因為它被選入我們的教科書,可法國卻很少有人知道這篇文章。《最後一課》寫於普法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以淪陷的法國阿爾薩斯省一所小學被迫改學德語事件為題材,描寫了最後一堂法語課的情景。但這件事僅發生在阿爾薩斯省法語區,該省講法語的人只占3%,絕大多數人講德語。為了尊重歷史事實和民族感情,法國沒有把《最後一課》選入教科書。

  美國中學語文教材裡有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講》這篇課文,課文後的作文題目是:“以記者身份,寫一篇關於《葛底斯堡演講》的專欄文章,評價這次演講。”學生憑借自己對美國內戰的認識,可以稱讚這篇演講,也可以批判這篇演講,老師根本不會把一個觀點強加給學生。我想,如果是中國老師出這篇作文題目,十有八九會是“《葛底斯堡演講》的偉大意義”。

  中國的課文選材都是根據“論”去選“史”,這樣,“史”往往不是客觀歷史的真實反映。我上小學時,課本上這樣寫著:國民黨部隊假抗戰,真反共,八年抗戰他們跑到峨眉山摘桃子去了,教材上充滿了“反右”、“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天安門事件”、“反擊右傾翻案風”等文章,都是先被積極肯定,後來又被堅決否定,連教材如此編來造去,能教給學生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嗎?

4. 洋編輯給我的啟示

  我在喀麥隆工作期間,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一個來自中國浙江的女孩阿玲。為給患癌症的媽媽籌集治療費用,她16歲就來到喀麥隆打工。我把這個感人的故事寫了出來,發到了博客。《WOMEN OF CHINA》雜誌約我用英文把這篇文章重寫(刊在2009年第7期,題目是《Home Away From Home》)。

  加拿大編輯米勒先生看了文章後提出的問題耐人尋味:阿玲的母親患癌症,她應該在母親身邊照顧才是,怎麼反而跑到了喀麥隆去了?他顯然不了解中國,儘管他在中國也呆了幾年了。

  我給他解釋說,這就是中國的“國情”。你們加拿大全民享受免費醫療,中國不少百姓有病要自己掏錢醫治,而且是先交押金後治療。你說,阿玲是在家看著媽媽病情惡化,還是到喀麥隆掙錢幫媽媽治病?

  從洋編輯提出的問題可以看出,外國人很重視文章的真實性和邏輯性,不能胡編亂造。個人可以直抒胸臆,大膽談論對某個事件的觀點,但絕不能歪曲事實,更不能捏造事實。

  後來我發現,國內有不少媒體轉載這篇文章,有的媒體找了寫手,把阿玲描寫成了一個女俠客,說她中國功夫了得,在喀麥隆遇到一夥劫匪,她孤身一人打跑了幾個黑大漢;說她被洪水衝到了原始森林險遇猛獸;說喀麥隆政府授予她公民權;說她被當地報紙重點報道引起了轟動,她的故事在喀麥隆廣為傳誦……我要告訴大家,這些都是編造的,連點影子沒有。阿玲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女孩,家庭有困難,生活所迫,萬般無奈才到海外打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