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準確把握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四個新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4-01-23 09:03:42  


 
  第三,“保”的途徑有變化。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時代背景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要更新理念、拓展視野。在新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不僅首次將“糧食基本自給”調整為“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而且首次將“適度進口”視作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國內產能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廣辟糧食進口渠道,會使中國糧食供給更加可靠、市場更加穩定。還要注意的是,與以前將糧食安全標準界定為“自給率95%以上”不同,這次並沒有為“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給出一個量化概念。這麼做是有其戰略考慮的。在WTO規則的約束下,中國穀物和口糧的自給率究竟能達到多少,儘管與關稅配額管理和“黃箱”政策運用有關,但從根本上說,取決於國內外生產成本和價格的比較。我們只能通過推動國內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進步、農業經營規模擴大,盡可能放緩國內農業生產成本的上漲速度、盡可能保持國內稻穀和小麥生產的比較優勢。

  第四,“保”的責任有調整。為實現“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無疑需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自《國務院關於深化糧食購銷體制改革的通知》首次提出實行“米袋子”省長負責制以來,要求省一級政府把當地糧食平衡的責任擔當起來、實現區域糧食平衡,就成為中國糧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這套制度安排曾發揮過積極作用,但隨著全國糧食市場一體化程度的提高、中央對糧食市場調控能力的增強,這套制度安排也逐步暴露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各自的作用邊界需要重新劃分。這次中央明確提出,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負責,中央承擔首要責任,各級地方政府要樹立大局意識,增加糧食生產投入,自覺承擔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責任。明確“中央承擔首要責任”,是對“米袋子”省長負責制的重大完善,有利於形成全國統一的糧食市場。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是對中央和地方各自應承擔哪些職責進行更清晰的界定。

  文章認為,順利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關鍵在於兩點:

  一是提高國內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這是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的基礎,是實現“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是做到“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的必然要求。2013年中國糧食產量超過6億噸,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目前的糧食產能中,部分屬於本不該有的產能,部分屬於透支未來的產能,這些不健康的產能應該按規劃逐步退出。今後,要通過增加健康的產能,以彌補這些不健康產能退出造成的缺口,並力爭使總產能有新的提高。為此,需要在保護好耕地、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科技進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等方面付出艱苦努力。

  二是提高國際市場糧源掌控能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對農業而言,也要從中國的資源禀賦出發,發揮比較優勢,更充分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適當增加糧食進口,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是中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理性抉擇。鑒於糧食生產對中國農民的重要性、在國際糧食市場上中國具有大國效應,必須審慎把握好進口規模和節奏、方式和布局。應給國際市場穩定的預期,逐年地、緩慢地、均衡地釋放我們的進口需求,讓國際市場有一個反應的過程和增加產能的時間。應注重進口來源多元化,降低國際糧食市場波動給國內帶來的影響。既要鼓勵企業在國外通過直接租賃土地、合資合作等方式建立糧食生產基地,也要鼓勵企業走出去投資建設農業基礎設施、農產品加工廠、收購碼頭和倉庫等物流設施。盡快提高大連、鄭州等商品交易所的國際化程度,增強在國際糧食市場上的話語權和定價能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