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人民幣難以出現趨勢性貶值

http://www.CRNTT.com   2014-04-14 08:26:44  


 
  貨幣發行量:難以完全主導人民幣匯率變化

  文章進一步分析,似乎認為人民幣會趨勢性貶值的重要依據是:人民幣發行量大,即所謂“貨幣超發”,GDP/M2高企,人民幣對內持續貶值。這一觀點的實際理論依據是購買力平價理論。該理論按靜態和動態可分為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前者是指在某一時點上,兩國的一般物價水平之比決定兩國貨幣間的比率;後者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匯率的變化與該時期兩國物價水平的相對變化成比例。這一理論有其合理之處,但也有一系列不足;尤其是在該理論創立約90年後的今天,顯然不能機械地運用該理論來分析人民幣匯率水平問題。

  首先,購買力平價本身是一種長期均衡匯率,是指國際收支在長期中達到平衡的一種匯率。因此,貨幣發行量加大與本幣對外貶值並非是亦步亦趨的,它需要通過國際收支的長期調整才有可能逐步達成。而在這長期過程中,也有可能受其他因素影響或者貨幣發行量縮減,本幣不再繼續對外貶值的過程。其次,該理論強調貨幣數量或貨幣購買力對匯率變動的影響,而忽視了其他經濟因素以及政治因素對匯率的影響。事實上,中美兩國的生產成本、投資儲蓄、國民收入、資本流動以及貿易條件等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產生重要影響,而不只是貨幣購買力對匯率有影響。而在經濟國際化高度發展的當今世界,國際收支尤其是資本流動對匯率的影響越來越大;鑒於匯率對經濟的重要影響,往往國際關係也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產生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美元是主要國際貨幣,而人民幣目前正在加快國際化步伐,這也會對未來人民幣匯率帶來重要影響。再次,該理論要求兩國的經濟形態基本相似,否則兩國貨幣的購買力就沒有可比性。事實上,中美兩國的生產結構、消費結構、經濟體系存在很大差異,難以有效進行價格對比。迄今為止,有過不少借助模型的深入研究,但真正有說服力的鳳毛麟角。由此可見,忽視國際上眾多的複雜因素,僅從人民幣發行量大、對內購買力持續下降得出人民幣會對外趨勢性貶值的結論,是否過於簡單了。這種觀點理論上站不住腳,恐怕也難以成為現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