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看歷史:李鴻章之死

http://www.CRNTT.com   2014-06-28 10:38:01  


 
  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之戰,是李鴻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海軍費絀,設備多不完,惟鴻章知之深。朝野皆不習外事,謂日本國小不足平,故全國主戰,獨鴻章深知其強盛,逆料中國海陸軍皆不可恃,故寧忍詬言和。朝臣爭劾鴻章誤國,樞臣日責鴻章,乃不得已而備戰。”
 
  到1895年2月17日16時,日本聯合艦隊在風雪交加中開進威海衛,浩浩大清國敗於一個彈丸小國的事實,令自認為是“天朝中心”的國人舉國愕然。朝廷顧不得“天國顔面”,再令李鴻章去日本議和。
 
  李鴻章在日本馬關被一名刺客擊中,子彈卡在他左眼下的骨頭縫裡,沒有醫生敢在這個位置下手術刀,李鴻章給朝廷的電報只有六個字:“傷處疼,彈難出。”而面對日本人割讓遼東、台灣、澎湖,賠款軍費3億兩白銀的“要價”,朝廷在給李鴻章的電報中均是模棱兩可的“著鴻章酌量辦理”。
 
  傷痛和心痛折磨著李鴻章。如果採取強硬的態度和立場,只能導致中日戰爭繼續擴大。以大清國實際的軍力狀況而言,戰爭的結果只能是中國的東北被全面占領;而如果答應日本人的條件,大清國主權和財產的損失也是巨大的。兩害取其輕,這是面對殘局的李鴻章的選擇。
 
  1895年4月,帶著《馬關條約》草約和臉上的綳帶回國的李鴻章,發現他成了舉國的“公敵”:朝廷斥責他辦事不力,官員說他喪權辱國,民間暗示他拿了日本人的銀子,更有人公開聲明要不惜一切殺掉他以雪“心頭奇恥大辱”。
 
  每一次在國家面臨危機時出來收拾殘局的李鴻章,被國人目為賣國者,只有全體軍機大臣在上奏給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說過的“中國之敗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鴻章之過”,曾令李鴻章老淚縱橫。
 
  振聾發聵之聲
 
  因為簽訂《馬關條約》而被免去顯赫職務的李鴻章,賦閑在京城賢良寺。
 
  1896年,俄國沙皇加冕,各國派員祝賀,俄國人特別提到了代表的級別問題,朝廷只有派李鴻章去。因為洋人們說,對於19世紀的中國,他們只知有李鴻章而不知有朝廷。李鴻章以在馬關被刺為由一再推辭,而朝廷就一再堅決不准,當李鴻章認為確實到了“眾望所歸”的時候了,便表示自己“非敢愛身,惟虞辱命”,只有“一息尚存,萬程當赴”。
 
  李鴻章的俄國之行還有一個重要行動,即與俄國結盟。
 
  “聯俄拒日”是甲午之後大清國朝廷中的主流認識,以兩江總督劉坤一說得最為明確:威脅大清國的國家以日本為最,日本企圖占領東北的野心積蓄已久,而俄國因為與大清國東北接壤必最不願意。所以“我若乘此時與之深相結納,互為聲援,並稍予便宜,俄必樂從我”。
 
  在插滿了大清黃龍旗的彼得堡,李鴻章開始與俄國人商談《中俄密約》。《中俄密約》的要點是:中俄兩國針對日本的軍事威脅結成互相援助的軍事聯盟;俄國在中國東北地區鋪設鐵路與俄國橫穿西伯利亞的遠東鐵路接軌。
 
  這一次,李鴻章沒能意識到一個具有近代常識的問題:鐵路的延伸正是擴張領土的主要手段。至於當大清國受到日本威脅的時候,鐵路能夠便於軍事援助這一點,李鴻章和大清國的官員都沒想到,如果俄國人想侵入並占領中國的東北,這條鐵路同樣會給俄國人提供軍事運輸的便利。更何況在中國境內修建鐵路,一旦“路權”模糊不清,俄國人就會有理由在鐵路沿線派駐武裝。後來的歷史證明這就是對中國東北安全構成巨大威脅的“中東鐵路警察隊”。關於後者,李鴻章想到了,於是他堅決反對俄國以官方的名義投資鐵路,而堅持用私人投資的方式。李鴻章以為這樣就可以將鐵路的修建變成商業行為。
 
  離開俄國,李鴻章開始了他的歐美之行。在英國,他特意在代表西方民主制度的議院旁聽了議員們的辯論,李鴻章覺得那簡直是一窩蜂似的吵架。
 
  而大清國要員的出現引起了英國人極大的關注。一位英國人這樣描述了他所看到的73歲的李鴻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