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利率調控體系亟待完善

http://www.CRNTT.com   2014-06-30 08:44:32  


到目前為止,中國基准利率體系仍需繼續完善。
  中評社北京6月30日訊/過去幾年中,隨著利率市場化加速,金融創新層出不窮,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行為都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不僅對金融結構和資金流向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極大地改變了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

  中國證券報發表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文章表示,到目前為止,中國的貨幣政策仍然是以數量調控為主導,但人民銀行為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在構建利率調控框架方面也做出了持續的努力,中國貨幣政策價格調控框架的雛形已初現端倪。不過與成熟的體系相比,仍有四大問題亟待解決。

  何謂價格調控框架

  文章稱,從國際範圍的實踐來看,所謂的價格調控型政策,即中央銀行以基準利率(在實踐中常被稱為“目標利率”Target rate,“政策利率”Policy rate或“關鍵利率”Key rate等,)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以此引導金融機構產品定價(包括存貸款利率、債券和衍生品價格、股票市值及匯率)和其他市場參與者行為的變化,並最終對實體經濟目標(物價、通貨膨脹或就業)產生影響。

  在各國貨幣政策的實踐中,公開市場操作是調控基準利率最常用的手段,發展時間也最長。後來隨著支付、清算體系的發展,各國的準備金制度發生了較大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公開市場操作的基礎。為此,一些國家開始紛紛採用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來鎖定基準利率的波動區間。次貸危機之後,受困於中長期利率居高不下,各國央行在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歷史最低水平的同時,開始嘗試直接影響中長期利率的途徑,使利率調控體系日趨完善。

  公開市場操作無明確的基準利率目標

  文章指出,從根本上講,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影響基準利率的操作模式,其基礎在於中央銀行的準備金管理制度。通過對金融機構準備金賬戶的考核或清算賬戶資金要求,中央銀行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自由準備金(即超額準備金)數量,進而也就能決定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需求狀況。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央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水平及其考核方式,都會對流動性產生重要的影響。

  在準備金管理基礎上,中央銀行可以根據資金需求狀況,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管理市場流動性,以引導貨幣市場利率接近目標利率水平。如果市場利率高於央行的目標利率,金融機構將轉向央行借入資金,市場利率隨之下降。反之,如果市場利率低於目標利率,中央銀行將在公開市場上拋出國債或進行正回購交易,擠壓金融機構的過剩頭寸(即自由準備),迫使市場利率上升,直至其達到其目標利率水平。

  中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始於1998年,之後規模逐步擴大,並成為貨幣政策日常操作手段,是調節商業銀行流動性水平和引導貨幣市場利率走勢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目前,公開市場操作尚無明確的基準利率目標,而在實踐中,銀行間市場的隔夜回購利率和隔夜拆借利率應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控的重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