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資本淨流出時代中國經濟直面兩大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4-07-01 08:49:50  


 
  文章指出,在主要國家之間的經濟競爭越來越集中到爭奪國際經濟秩序主導權、爭奪重要產業控制力以及對財富符號爭奪的情勢下,簡單的GDP總量排名早已不能準確衡量一國經濟實力尤其是國際競爭力的大小了。在中國去年看起來很壯觀、很強大的經濟構成中,真正有意義的部分,估計不會超過三分之一。而其中完全由國人自己運營並且能占據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環節的產業,估計不會超過三分之一。換句話說,在中國去年超過9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中,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產值,最多也就為1萬億美元左右。據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3—2014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去年中國在全球競爭力指數排名5年來首次下滑,從第26位下行至第29位,而日本從前年的第10位升至去年的第9位。

  尤其令人擔心的是,在工業化和經濟戰略轉型遠未完成之前,如果持續保持資本淨流出趨勢,一旦國內系統性經濟風險爆發,不僅有可能令中國經濟全面失血,更有可能在加劇國內產業空心化的同時顯著增加促就業和穩增長的難度。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專家預測,2016年,流入發達經濟體的FDI將占全球FDI總量的52%,顯而易見,來自中國的資本將是最為重要的增量來源。假如中國屆時無法保持外來直接投資的增長趨勢,則很有可能在尚未完成工業化的條件下就將被迫充當全球主要的資金提供國;另一方面,中國日趨嚴重的系統性經濟風險暫時尚未找到有效的化解方案,而產業空心化趨勢的不斷強化又將蠶食原本就脆弱的比較優勢。未來五至十年,倘若經濟未能實現整體升級,經濟增長的福利效應亦未能得到顯著改善,又缺乏足夠的財力支撐社保體系建設,一旦中國經濟的既有增長動力趨於衰竭,屆時不僅無法啟動凱恩斯主義刺激方案,又將面臨工業化國家的上游擠壓以及新興經濟體的壓迫性競爭,則內外失衡的中國經濟將面臨更大的風險。

  文章強調,中國在穩步推進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亟待按有效經濟增長的基準對經濟結構展開換血式改革,著力提高投資效率抑或資本回報率,加快發展高端製造業和聚焦高科技和消費者的相關產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