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強化兩岸人民共同抗日的歷史記憶

http://www.CRNTT.com   2014-07-07 10:16:48  


 
  由此,更多的台灣同胞直接到大陸參加抗日戰爭。長期以來,島內的抗日鬥爭屢屢失敗,血的教訓使得台胞越來越明確地意識到“若要救台灣”非先從救祖國(中國)著手不可。因而全面抗戰爆發後,島內愛國志士認為複台時機已到,便紛紛渡海參加祖國抗日行列,與大陸同胞並肩作戰。整個抗戰期間,在大陸參加抗日的台胞共有二十多萬人。他們在大陸組織革命團體,宣傳教育民眾,聚集革命力量,組建抗日武裝,進行游擊戰爭,導致日軍損失傷亡慘重。

  而島內的台灣同胞也以各種方式牽制日軍,密切地配合大陸軍民的抗日戰爭。抗戰期間,台灣是日軍侵華的大後方,島內同胞為配合大陸抗日,想盡一切辦法在島內牽制日軍力量。他們炸礦山,焚油池,毀鐵路,以英勇之行動牽制敵軍與台灣之內,沉重打擊了日軍,並牽制其很多軍力。

  在全面抗戰中,中國共產黨鼎力支持台灣同胞的光復鬥爭,並具體地參與及指導了台灣民眾在大陸的抗日複台工作。如在台灣義勇隊成立了中共特別支部,幫助並參與了義勇隊的很多工作。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正式簽署的投降條款等國際性法律文件,十月二十五日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了莊嚴的日本投降儀式。中國代表鄭重宣布,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這對全國人民來說,是一個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因此被定為“台灣光復日”。

  就在黨和國家領導人今日舉行紀念儀式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收藏了不少台灣同胞捐贈的許多抗日文物,這些文物將和抗戰館現存的近七百件台胞抗戰文物一起,將在正籌建,並訂於明年建成並對外開放的台灣同胞抗日戰爭專題展廳陳列展出。這些文物,包括有紙質、金屬、木、皮革等多種質地,其中包括反映台灣非武裝抗日的文物、台灣同胞赴大陸直接參戰的文物,以及反映文學戰線台灣知識分子以文保國、以筆為劍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代表著作等。

  但遺憾的是,如同馬當局並沒有計劃在今日進行正式的紀念活動那樣,全台灣竟然沒有一座抗戰紀念館。與之相比,全台灣各縣市都有“二二八紀念館”,僅台北就有兩座,而有關抗戰的史料陳設卻七零八落。

  其實,早在一九九五年,抗戰老兵郝柏村在“行政院長”任內,就曾向李登輝提議,為規劃慶祝對日抗戰勝利五十周年,計劃在中山堂前蓋一個紀念碑,把中山堂改為“抗日戰爭紀念館”,館內規劃存放、展示所有的抗戰史跡及史料,“行政院”還編了新台幣三億五千萬元的預算。當時已經向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聲稱自己是“半個日本人”的李登輝未置可否,而這筆預算案也在「立法院」因為藍綠對抗遭到反對,預算删了三億元,興建紀念館的設計圖也遭到否決,最後只好草草了事,改為在中山堂前建立一座“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