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呂梁治理:于成龍墓地修複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14-10-28 11:55:55  


 
——鏈接——
 
于成龍小傳
 
  “屑糠雜米為粥,與同僕共吃”,“日食粗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這是歷史書中記載的,被稱為清代第一廉吏的于成龍的生活習慣。
 
  嚴格意義上說,於成龍算得上是一名遺民。于成龍出生在明朝時的山西永寧。明崇禎十二年(1639)時他參加科舉考試,獲得副榜貢生,本來可以成為一名明朝的官員,但他考慮到父親年事已高,沒有任官就職。沒有成為明朝的官員也算是一種幸運,否則作為官員,在明清革代之際,要面臨一個站隊的問題。為明朝殉難,就沒有了後來的廉吏於成龍,投降清朝,私德就有了污點。
 
  明朝時26歲的于成龍沒有當官,然後他做了18年老百姓。直到清朝的順治十八年(1661), 于成龍首度出仕, 任廣西羅城知縣。“某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念, 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之後的他,官運亨通,先後任四川合州知州, 湖北黃州同知、武昌知府、黃州知府、江防道員, 福建按察使、布政使, 直隸巡撫。
 
  另外,于成龍長於詞訟、斷獄方面,常微服私訪,先後處理地方上的疑案、懸案,使許多錯案得到平反,獲得了“於青天”的美名。以至於在蒲鬆齡的《聊齋志異》中,第卷九第二篇叫做“於中丞”,記述了兩件于成龍破案的故事。
 于
  康熙二十一年(1682),於成龍迎來了他仕途的頂點。他升任兩江總督,轄著江蘇、浙江地區,是清朝最富裕的省份及主要賦稅來源。據悉於出任兩江總督的消息傳出,南京布價急速上漲,“金陵闔城盡換布衣。即婚嫁無敢用音樂,士大夫減驅從,至有驚恐喘臥不能出戶者……奸人猾胥各鳥獸竄”。

  于成龍得到這樣的重任,其實與康熙朝的政治理念有關。康熙是滿清入關後才即位的,這個時候,作為滿清奪取天下主力的八旗鐵騎已經開始出現明顯的腐化。原來樸素、彪悍的游牧民族特性迅速被漢族的農業文明所同化。各地的奢侈之風日益盛行,歷史記載的一些肥缺較大的官員(如河道大臣)及豪商(如揚州的鹽商)等個人生活的奢靡講究。許多細節,從康熙朝出身的曹雪芹的《紅樓夢》裡就可以看到。
 
  這些現象引發了高層統治者特別是康熙的擔憂,一方面,康熙對漢族文化採取了警惕的情緒,康熙一朝文字獄此起彼伏,同時告誡滿洲子弟要保持漁獵的生活作風;另一方面,開始提倡節儉,這種情況下,於成龍受到重用,而上任兩江總督明顯就是要他來刹住天下最富裕省份的奢靡之風。
 
  在兩江總督任上做了三年,江浙一帶“官吏望風改操,社會風氣為之一變。貪墨之吏率相解印遠遁,強豪猾胥紛紛徙居境外,官僚顯貴削減輿從,婚嫁不用音樂。朱雀、雨花等舊時歌舞游樂之地, 門庭冷落, 寂如僧舍。江南俗尚侈麗, 至是人人爭穿布衣, 布價竟因之驟貴。”
 
  康熙二十三年(1684),于成龍死於兩江總督的任上。歷史記載替他辦後事的官員看到寢室“皆見床頭敝司中惟綈袍一套。堂後瓦甕米數斛,鹽豉數器而已,無不慟哭失聲。”“士民男女無少長,皆巷哭罷市。持香楮至者日數萬人。下至萊庸負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康熙感嘆道:“居官如于成龍者有幾?”稱其為“天下廉吏第一”。
 
  從歷史上看,于成龍受到推崇和贊賞,人們也不應該用今天的標准要求古人,但從今日的經濟觀點來看,江南地區本來就是中國商品經濟最發達、最富庶的地區,抱著節儉的農本思想卻取締了供求關系中的需求一方,壓抑了工商業的發展,這未必是有利於整體經濟的。

  有趣的是,幾乎在同時,鄰國日本正在進行一場奢侈和節儉的鬥爭。幕府將軍德川吉宗推崇節儉,而地方大諸侯尾張的德川宗春則主張政府應該帶頭花錢享受,這樣才能讓商業繁榮,增加稅收。雙方各種鬥法,一時蔚為大觀。

  時代周報記者 張子宇 發自廣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