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巴黎恐襲是法國的9•11嗎?

http://www.CRNTT.com   2015-01-12 11:02:10  


在抗議恐襲的游行中,人們高舉《查理周刊》的諷刺漫畫,這幅漫畫上畫著穆罕默德在抱怨:被原教旨主義傻X們愛著真難受。”
 
  但我必須承認,我並非完全認同“查理們”的作為。 2005年,丹麥報紙《日德蘭郵報》決定刊登一系列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次年《查理周刊》選擇專刊這些漫畫,我一直對此事持保留意見。當時,我就認為這種挑釁在政治上屬於不負責任,它既危險又毫無必要。玩火者必自焚,何況還在輸油管和炸藥桶旁玩火。 

  在對待宗教的態度上,我們所處時代可能比十八世紀虔誠得多。當時我想,引述伏爾泰是一回事(觀察者網注:伏爾泰在悲劇《穆罕默德》中將伊斯蘭先知稱作“騙子”“假先知”“狂熱者”和“偽君子”,他一生辛辣諷刺,捍衛宗教自由,臨終時牧師讓他譴責撒旦,伏爾泰說“現在不是結下新仇人的時候”),但我們應該避免侮辱別人眼中的聖人,無論是基督還是穆罕默德;尊重其他民族的敏感歷史,比如對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歷史,做到這些,才稱得上真正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如今,鑒於恐怖襲擊的惡劣本質,我不再保留意見,但我仍然不願與眾多法國人一樣,將對受害者的回憶神聖化。在法語中,“政教分離”(laïcité)這個詞被錯誤地翻譯成英文的“世俗化”(secularism or French seculairty),然而在法國,政教分離本身也相當於一種宗教——共和國的宗教。對《查理周刊》的漫畫家們來說,宗教只是另一種意識形態,世界三大一神教都是他們嘲諷的對象(雖然可能因為伊斯蘭教呈現出更加明顯的原教旨主義傾向,他們更加針對伊斯蘭教)。 

  和9·11事件剛發生後的美國一樣,此刻的法國全國上下一片團結。這是理所應當的,打擊恐怖分子最重要的便是團結,因為恐怖分子的首要任務是製造分裂、煽動對抗、排斥溫和派。事實上,即使是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剛開始時也對反穆斯林勢力報復的危險性提出了預警,並指出個別迷失的年輕人絕不代表大多數法國穆斯林。 

  但全民團結的氛圍究竟能持續多久?殖民主義給法國留下的創口比歐洲其他地方更加新鮮;法國穆斯林少數民族的規模全歐洲第一;此外,法國的溫和派似乎尤其軟弱鬆散,民調顯示,極右翼勢力正在法國強勢崛起。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可能醞釀出更大的災難。目前,勒龐的態度出現轉變,似乎正在推波助瀾形成災難。由於自己未受到1月8日遊行的邀請,勒龐抱怨道:“全民團結是一個可悲的政治伎倆。”但如果1月7日的恐襲事件能在正確的政治領導下得到妥善的處理,法國人可能會再次意識到集體目的,法國可能出現政治復興。 

  作為法國人,我們必須像美國人面對9·11那樣,堅定而明確地面對此次恐襲事件,但還需謹記我們的社會責任。這意味著,法國首先必須避免成為2003年的美國——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什將“全球反恐戰爭”擴大到了伊拉克。當下,法國要做的,就是堅持那些使法國成為恐襲目標的價值。 

  作者: 巴黎政治大學教授 多米尼克•莫伊西 (本文原載於《赫芬頓郵報》與Project Syndicate網,觀察者網楊晗軼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