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一個民間放貸者的自白

http://www.CRNTT.com   2015-04-18 14:12:20  


 
  李鳴把錢借給的多是像劉方這樣的熟人,有時候則是“熟人的熟人”,熟到借錢不需立任何字據。至於人們具體拿錢去做些什麼,有時候知道,有時候未必知道。

  “我只做短期的。”李鳴的意思是,只借給那些急需資金周轉的人,這樣能快速收回本金和利息。不過這樣的生意也往往不那麼輕鬆遂願,比如劉方的這筆“呆賬”,再比如一年前一筆數額更大的借款,債務人也沒有履行三個月還款的承諾,拖欠至今。

  這才是讓李鳴最頭疼的。再過兩周,自己一年前從銀行貸的400萬元就要到期,這筆錢當初借給了一個在江西老家做房地產開發的朋友,處理完北京這邊的事後,李鳴須得再回老家追回這筆更緊要的款項。

  根據這番追款可能的結果,李鳴做了三手准備:最理想的,是迫使對方從別處借錢還自己的債,這樣的話,“今年的難關就算過去了”;第二種情況,是拿對方沒辦法,自己找親戚朋友借錢還給銀行;第三種,則是從親戚朋友處也借不到錢,只能找民間中介機構去借。這種情況的成本最高,“一個月至少6分的利息”。

從企業家到職業債主

  李鳴初中畢業後,幹過最久的營生是開拖拉機。家中兄弟在老家靠木材生意發家後,上世紀90年代初紛紛去了廣東珠海。李鳴也跟著南下,在珠海給兄弟的工廠打工,後來則開始做自己的生意:開過電子廠、綉花廠,賣過跳舞毯、游戲機,做過鋼材貿易。雖然早已不做鋼貿,但李鳴名片上的頭銜仍是某鋼貿公司的負責人。

  在李鳴這樣的生意人還沒有“玩金融”的時候,中國商品經濟還處於最具原始生機的時期,四處是致富的商機。李鳴剛到珠海時,拉一根綫開間公用電話亭就有極其不錯的收入,後來也曾差一點就靠賣跳舞毯大賺一筆。

  李鳴興高采烈地談起自己當年是國內第一個生產跳舞毯的廠商。上世紀90年代末,跳舞毯從日本傳到香港,李鳴去香港旅游時買回了幾塊,然後找到技術人員開發、仿制,推出國產跳舞毯。跳舞毯迅速流行,全國各地的小商品市場都向李鳴要貨,最多的時候賬上共收到了幾百萬元定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