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習近平訪美 改變中美關係的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15-09-18 00:05:52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2015年9月下旬中國國家主席訪問美國,這是改變中美兩國關係的重要契機。這次訪問並不輕鬆,美國並沒有按照外交禮儀,為中國國家主席訪問美國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美國朝野各界鋪天蓋地批評中國,其目的就是要淡化中國國家主席訪問美國的政治意義,就是要為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降溫。坦率地說,中美兩國關係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如果兩國領袖不能高瞻遠矚,提出戰略性的解決方案,那麼,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很可能重蹈歷史覆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中國義無反顧地選擇站在蘇聯一邊。可是到了上個世紀的60年代,由於中蘇關係惡化,美國正式啟動改善中美關係的按鈕。美國總統尼克鬆訪問中國,為中美兩國關係改善起到了歷史性的關鍵作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訪問美國,標誌著中美兩國關係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但是,這場乍暖還寒的外交往來,並沒有改變中美兩國關係的根本性質。美國只不過是利用中國摧毀蘇聯,而對於中國來說,只不過是利用美國對付蘇聯。正是由於共同的敵人使得中美兩國走到了一起。中美兩國簽署建交公報的曲折歷程,可以反映中美兩國關係的複雜性。對於美國來說,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只不過是出於地緣政治考慮,是典型的權宜之計,因此美國不會放棄台灣。雖然美國隨後承諾逐漸減少對台灣的武器供應,但是在關鍵時刻,美國總是把台灣作為一個重要的砝碼,迫使中國乖乖就範。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慣屈服於美國的外交訛詐和軍事恐嚇,中國領導人創造性地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戰略,其目的就是要自我安慰,期望通過遷就美國,為中國的改革開放爭取有利的國際空間。然而,中國為自己的外交政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美國的軍艦押送著中國的銀河號在太平洋游弋的時候,包括菲律賓在內的一些中國南海周邊國家趁機搶佔中國南海的島嶼,從而使中國的南海關係變得異常複雜。中國總是淡化處理中美兩國之間的摩擦,但換來的卻是美國變本加厲地羞辱。可以這樣說,在中美兩國關係發展過程中,美國始終處於主導地位,美國雖然沒有迫使中國簽訂類似於“廣場協議”那樣喪權辱國的金融協議,但是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把中國國有企業的優質資產包裝到美國上市,從而使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賺得盤滿鉢滿。

  中美兩國關係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不是更加平等了而是更加不平等了。對於中國來說,希望強化與美國的經貿往來,從而為中國解決台灣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現在看來,事與願違。台灣朝野各界領袖寧願到美國去匯報工作,也不願與大陸改善政治關係。中國與美國之間關係的發展,使得台灣自然而然地選擇站在了美國這一邊。從表面上來看,中國台灣問題的複雜化是台灣內部所引起的,但是從本質上來說,中國台灣問題之所以變成非常棘手的問題,就是因為中美兩國關係出現了嚴重問題。中國曾經一度希望中美兩國共同控制“台海危機”,但這樣的外交政策正中美國的下懷,讓美國可以堂而皇之地介入台灣事務,在台灣問題上指手劃腳。可以這樣說,中美兩國地位不平等,使得台灣自然而然地選擇美國作為依靠。台灣不斷地倒向美國,使得美國在處理中國事務方面擁有更多的發言權。中美兩國關係就是在這種失衡的狀態下不斷發展。至少在中國國內,中國的外交家們不願意承認中美兩國關係發展失衡的現狀,不願意把中美兩國關係不平衡產生的一切問題看作是自己的外交政策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