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智庫雜誌:美國屢插手台灣選舉 今有新招嗎

http://www.CRNTT.com   2015-10-22 00:07:01  


 
  克林頓政府插手1996年的“台灣選舉”

  在李登輝主導下,1996年3月舉行了第一次“台灣選舉”。台灣很多人,以及很多美國政界人士,都把這次選舉標榜為台灣“實現民主化”的標誌,但實際上這是李登輝背棄一個中國原則,推動台灣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的重要一步。克林頓政府積極插手了這次“台灣選舉”,具有與以後幾次美國政府插手“台灣選舉”很不相同的特點。

  克林頓政府插手“台灣選舉”,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動用武力進行干涉。在這次選舉投票日之前的3月中旬,克林頓政府調集兩個航母戰鬥編隊,到達台灣海峽南入口附近海域會合,中國也做好有效反擊的充分準備,出現了1958年8月台海危機以來中美第一次瀕臨兵戎相見邊緣的嚴重危機。

  為化解危機,中美高層進行了密集溝通,最終在選舉投票日前數日,兩個航母戰鬥編隊在台灣海峽南入海口附近海域,停留一天多之後,自行後撤,危機得以消除。

  克林頓政府武力干預1996年3月的“台灣選舉”,清楚反映了他們對於冷戰後的中國、中美關係,以及中美關係中的台灣問題,都只有十分膚淺的認識。實際上,在克林頓的第一個任期內,他基本上還是以“阿肯色州長”的眼光,認識和處理這幾個十分重大的戰略問題。在短短幾年中,一方面因“人權問題”、“貿易問題”等等與中國衝突不斷;另一方面又不斷提升美台關係,鼓勵、支持了李登輝的“台獨”行徑。特別是1995年6月批准李登輝以“校友”身份訪問母校康奈爾大學,大為鼓舞了其“台獨”氣焰,嚴重損害了中美關係。正是在這基礎上,克林頓政府武力干涉,插手1996年3月的“台灣選舉”,扮演了李登輝“保護者”的角色。

  在克林頓政府武力保護下,李登輝以54%得票率勝選,從此以“民選”領導人自居,肆無忌憚地推行“台獨”政策,直至1999年7月拋出“兩國論”,徹底暴露了“台獨”分子面目。李登輝在把台灣社會經濟發展搞亂的同時,把兩岸關係推入了以“統獨”鬥爭為核心的嚴重對抗,台海局勢直到2008年一直是東亞重大熱點之一,成為對美國的重大戰略牽制因素之一。但是,克林頓政府從這場危機中對於中國、中美關係,以及中美關係中的台灣問題,卻有了更深刻、正確的認識。1998年10月江澤民主席訪美,兩國達成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共識。同時,克林頓政府宣佈了對台灣問題的“新三不政策”,即“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克林頓政府的重要政策調整,對於中美關係,對於中美關係中的台灣問題,都有深遠的積極意義。而且,以後歷屆美國政府插手“台灣選舉”,都沒有再次引發類似的危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