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仁方:應注意兩岸文化的趨異發展 | |
http://www.CRNTT.com 2015-11-17 00:10:16 |
丁仁方教授認為兩岸文化的差異集中體現在以下三點。首先,台灣文化具有的“普遍性”或“普世性”內涵。他分析,這源自於台灣被日本殖民經驗及冷戰時期大規模吸收了美國和西方文化。加上之後台灣經歷了民主轉型過程,從而形成迥異於中國大陸的政治文化及價值體系。丁仁方說:“這點充分反映在台灣民眾對自由民主的價值信念,及積極組織參與公民社會的態度等。”台灣接受西方文化除了一些普世價值和政治規範之外,也同樣接受西方物質文明及包含其中的若干價值態度,更加深了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部分認同“斷裂”。 其次,台灣內部自身的文化融合與創新,造成台灣文化的“在地性”或“地方性”。丁仁方教授以台灣南部極為盛行的王爺信仰為例,解釋許多源自於中華文化的元素,到台灣後逐漸發展成不同的形式內涵。他說:“原本在閩南地區是個別王爺分祀,到了台灣卻變成多個王爺合祀,王爺的地位更升高為“代天巡守”,宗教性也更強。相對於中國大陸,受到共產黨無神論的衝擊,傳統民間宗教的神祇角色轉變成歷史人物,兩邊不同文化發展方向,使得台灣相對於中國大陸的中華文化,更具在地特色,形成非常獨特的“次文化”。”丁仁方補充到, 除了中華文化之外,西方一些文化元素到了台灣也出現不同的發展方向,譬如,民主政治法治規範碰到台灣“熟人社會”的特性,形成很獨特的“半侍從民主”,也反映台灣政治文化的在地特色。 最後,台灣文化相對來說具有“多元性”或“多樣性”的特質。丁仁方教授介紹說,台灣原本就為包容並蓄的移民社會,在威權體制時期“萬山不許一溪奔”,80年代民主化之後,台灣社會文化更朝向多元的型態發展。他說:“有些大陸學者認為多元性是台灣文化與大陸文化的最大差異,有些並不同意,不過確實台灣社會在80年代之後,逐漸從政治一元主義轉向社會多元主義。”此外,丁仁方教授介紹說,在2000年以後,許多文化及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非由官方推動,而是由下而上,包括企業、小區、民間團體自行主導,其推動方向也非基於政治或經濟利益考慮,這些都成就了台灣文化的多元風貌。 丁仁方教授總結說,兩岸文化形式差異不止以上三點,當前兩岸文化交流多強調中華文化同根同源,固然是有其階段性拓展交流的必然性,但在兩岸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頻繁,兩岸文化的差異部分將越來越成為雙方要進一步融合的局限。台灣民眾近年認同中國人的比例降低,政治上的干擾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不過仔細觀察台灣近年本土認同的發展趨勢,兩岸文化的趨異發展應該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值得各界更多的關注。 (記者 林艶 王永雪 王秀中 徐夢溪 趙宇鵬 杜川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