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張百達:兩岸問題要靠深化和平發展思路來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16-06-19 00:02:24  


 
  解讀掌握蔡520就職談話要點

  對於眾所關注的蔡英文520“總統”就職談話,蔡維持選前採取的“雙重路徑”(或“雙重確認”)方式回應北京當局所關切的“核心意涵”,也就是兩岸是否“同屬一中”課題。正如“條條大路通羅馬”,通往羅馬(核心意涵)的道路不會只有一條,關鍵在於能不能通,有沒有通,而非究竟是走“絲綢之路經濟帶(現行規定)”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九二事實)”。

  如果只通一條,就算有通;如果兩條都通,其所蘊藏的政治意涵則屬更加豐厚。關鍵是有關方面在解讀時能否保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態度,是能夠跳出思想牢籠的束縛,或者陷入本本主義的窠臼。尤其,堅持原則與教條僵化之別往往在於一線之間,正如鄧小平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歷史座標,仍可作為當今現實世界的借鑒。

  蔡英文520就職演說除回歸“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以及雙方所曾達成的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或簡稱“九二事實”),在既有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論述外,更進一步談到“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來處理兩岸事務。” 

  首先,關於“九二諒解”或“九二共識”:包括當年雙方會後經電郵往返所達成的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這是發生於1992年的事;然而,“九二共識”此一名詞卻是出於2000年4月由蘇起所創造(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生前並未接受之),距離事件本身已有相當一段時日,是對當年發生歷史事實的一種詮釋、名稱或說法。而其政治背景,則是當年3月國民黨“總統”敗選。

  蔡英文雖未接受2000年(事後)才產生的特定名詞,但在政治上卻是已回到並且理解與尊重1992年(當時)所發生的歷史事實。如今,若依然只能接受事後產生且至今國共雙方在內涵解讀上仍存有相當爭論的特定名詞,卻不願接受蔡英文回到當年事實本身的政治立場,豈非令識者有捨本逐末之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