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關注:北京專家共議兩岸關係 認清形勢

http://www.CRNTT.com   2017-05-19 00:12:13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後吳維旭(中評社 海涵攝)
 
  鄭劍:台灣“新統一運動”或將應運而生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鄭劍認為,國際社會意識呈現有顛覆性色彩的劇烈變化,台灣的社會思潮隨之起舞,“新統一運動”或許將應運而生。他說,從邏輯合理推斷,當極端、非理性、虛幻的思考在現實中碰壁以後,理性的認識必將突破重圍,進而成為主流。應當看到,島內反體制等社會思考,既有挑戰非統即“獨”、拋棄藍綠分野的一面,也有認定“台獨”不可行、台灣發展離不開大陸的一面;既有掙脫“一個中國”框架、反對國民黨和藍營的一面,也有不挑戰兩岸關係底線、不贊成民進黨和綠營鋌而走險的一面;既有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無限期維持兩岸現狀的一面,也有在中華民族復興大趨勢下找出路、順應現實的一面。假以時日,或許島內會自然發展出一種“新統一運動”,即跳脫傳統的統“獨”觀念、藍綠架構,在生活意義上達成兩岸一體化、融合化,最終促成兩岸以某種形式自然而然走到一起。

  鄭劍說,如此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統“獨”兩個極端在島內一直發展不起來、為什麼“公民運動”主流在兩岸議題上趨向政經分離、為什麼出現“小確幸”。實際上,“小確幸”不僅僅是對統一的拒絕,也是對“台獨”的拒絕,那種僅僅把“小確幸”解釋為“反中”的說法,是綠營的一種誤導,不是別有用心就是自欺欺人。

  吳維旭:台灣對大陸的挑戰可控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後吳維旭認為,大陸對台灣近期參加WHA的態度,表明大陸在九二共識所代表的一中問題上,沒有妥協與模糊空間,蔡若採取某些反制措施,則會進一步重傷目前脆弱的兩岸關係,若這些措施具有明確挑戰大陸的意味,則大陸的出手會很重,台灣方面對此不應誤判。而蔡若不採取點措施,則可能損害自己的內部公信力。一定程度上,蔡當局對大陸的抗議是可預期的,同時,台灣對大陸的挑戰是可控的,換言之,台灣對大陸今天並沒有什麼籌碼。

  吳維旭說,1987年至今,兩岸交流已近30年,兩岸在經濟、軍事硬實力上的對比大差距,今天早已無懸念,且大陸是台灣外向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在發展價值觀、國際影響力等軟實力方面,台灣也非大陸對手,“大趨勢”如此。他認為,現在大陸要做的,是要穩步提升對台的軟實力建設,如鄧公所言“解決問題的關鍵是靠自己的發展”,增強並發揮大陸對台軟硬實力結合的“巧實力”,主動地推進兩岸的經濟與社會的融合發展,而這無疑是與我們既有的“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相一致,則既有的“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策略便具有合理的新發展與長期延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