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吳敦義兩岸路線的試金石是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7-05-23 00:02:32  


 
  這就是“一中各表”的由來。由此可見,大陸方面之所以不接受“一中各表”,是因為在達成“九二共識”的過程中,雙方各自用口頭方式表述是達成共識的方法,並非共識的內容本身。方法與內容是不同的概念,把表述的方法說成表述的內容,並刻意強調“各表”這個方法,來虛化“一中”這個內容,這好比一個人昨天戴過一頂帽子,今天就認定這頂帽子就是那個人一樣不合邏輯。

  “九二共識”的核心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將“九二共識”說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或者在“九二共識”前面或後面硬要帶上“一中各表”,不但將表述方式変成表述內容,也容易混淆兩岸均堅持一中原則與雙方對一中涵義不同認知的區別,從而造成雙方同意就一中含義“各說各話”的假象。正是由於“一中各表”留有被刻意解讀的空間,當年李登輝就曽企圖將“特殊國與國關係”塞進“一中各表”。

  國民黨有些人將“一中各表”當作通天長梯,以為有了“一中”,就比民進黨強,就可融通兩岸;而有了“各表”,便可打開國際空間,安慰台灣民眾,這未免有點如盲人摸象,刻舟求劍。刻意將各表內涵化、神格化,說穿了,無非是要製造出這樣的語境:你表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我表我的“中華民國”,大路朝天,各走半邊。正是這個“一中各表”與“不統、不獨、不武”三不政策,構成了國民黨8年執政時期的核心論述。

  2008年馬英九執政時,兩岸關係剛從法理“台獨”引發的戰爭邊緣上緩過勁來,大陸方面為顧全大局,只要台灣堅持“九二共識”,對“九二共識”後面捎帶的“其他論述”也就暫且睜只眼閉只眼。但這不表示大陸默認或接受“一中各表”。

  經過2014、2016兩次大選的挫敗,事實巳證明馬英九“一中各表、只經不政、不統不獨”的政策,使得台灣民眾意識形態滑向“台獨”的比例和速度,並不亞於扁時代。反而在馬英九卸仼-年後,支持“台獨”的比例下降了五個百分點,創下10年新低。這10來正反兩方面刻骨銘心的經驗教訓表明,如果國民黨不能很有智慧地提出兩岸政策新思路,在國家認同上有新的論述和表態,如果依然還是開口閉口不離“一中各表、不統不獨”,誰又能保證國民黨不會重蹈馬英九的複轍呢?

  (特約評論員陳勤浩是北京清華大學兩岸法政問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