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革命特質” 形塑民進黨行為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17-05-30 00:09:04  


 
  2、民進黨向體制內政黨轉型

  民進黨制定“台獨黨綱”後,不僅在島內遭到諸多反對,也受到大陸堅決打擊,同時也難以獲得美國的支持。在內外環境的巨大壓力下,民進黨內部圍繞“台獨”路線轉型爆發了激烈爭論,最終民進黨走向世俗化,對“台獨黨綱”進行了一定的修正,由體制外向體制內轉型。

  在民進黨轉型的過程中,美麗島系發揮了先鋒作用,原來的“激進獨派”新潮流系也向“務實獨派”轉型,被稱為“新系美麗島化”。新系與美系相互配合,主控了路線調整的大方向。而務實派和基本教義派的對立日益尖銳,務實派認為,民進黨現階段最重要、最急迫的任務就是奪取政權、實現執政,喊出了“執政總路線”、“選舉總路線”等口號。而基本教義派一味強調捍衛理想,面對現實問題束手無策,在此次轉型中處於被動地位。

  1991年“台獨黨綱”出籠後,在島內外就引發強烈的震撼和質疑。在當年底的第二屆“國代”選舉中,民進黨遭到重大挫敗,得票率僅有23.94%,遠未達到30%的選票防線,“台獨黨綱”成為“票房毒藥”。此後民進黨開始淡化處理“台獨黨綱”,1992年制定的《現階段兩岸關係與中國政策》就以“一中一台”為基本架構,並無出現“台灣獨立”的字眼。在1996年的首次“總統直選”中,民進黨候選人彭明敏僅得到21.13%的選票,創下該黨歷次參選公職的最低記錄,進一步刺激了民進黨的轉型。務實派指出,激進“台獨”主張導致選民心生恐懼是選票流失的主因,新世代則拋出“台灣獨立運動的新世代綱領”與老“台獨”進行了某種程度決裂。而部分基本教義派則另組“建國黨”與民進黨分道揚鑣,但也減少了民進黨轉型的阻力。

  隨著大陸不斷加強“反台獨”的鬥爭,美國也一再宣示“三不”政策,加上2000年“大選”日益臨近,民進黨進行了更大幅度的調整。1999年5月民進黨八屆二次會議通過了“台灣前途決議文”,提出“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台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一“決議文”表明民進黨的“台獨”形態有了重大改變:首先,由原來的追求“台獨”,變為維持“台獨”現狀;其次,首次接受“中華民國”的旗號,只是將其領域界定為“台澎金馬及其附屬島嶼”;第三,由“台獨公投”轉變為“統一公投”,減少了挑釁性和敵對性,轉為防禦性、和平性。“台灣前途決議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民進黨與現有體制的衝突關係,使得民進黨可以在“中華民國”旗號下執政,是一次重大的轉型。“台灣前途決議文”意義重大,使得民進黨可以對“台獨”進行層層包裝,蔡英文的“維持現狀”、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等實質上都是這一“決議文”的延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