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賴清德跳躍式兩岸論述危機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7-09-17 00:04:02  


 
  賴清德兩岸政策論述內涵與特徵

  基本上,賴清德的兩岸政策論述內容與特徵,仍是處於立論薄弱、系統性不足的狀態,不論戰略、戰術層次都相當缺乏整體性思維與規劃。“親中愛台論”與支持台灣“獨立”說法,形成極端對立論述,是一種工具主義的“台獨”取向。台灣“獨立”訴求與擴大兩岸各項交流策略,將產生目標與手段之衝突。

  首先,傾向正常“國家”運動路線的法理“獨立”者。2016年“總統”大選前,賴主張台灣“獨立”,認為大陸當局要尊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此說法在某種程度上雖依循民進黨《台灣前途決文》精神,認為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決議文認為要變更主權“獨立”現狀始須公投,傾向是統一公投;但賴不僅較少論及“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且擴大解釋公投範圍,舉凡要統一或宣佈建國,皆由兩千三百萬人決定。

  這固然沒有《公投“台獨黨綱”》的單一封閉性“獨立”訴求,卻也走向選擇多元自決目標。從1991年民進黨提《公投“台獨黨綱”》追求法理“獨立”目標,到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承認“中華民國”,再到2007年《正常“國家”決議文》聲稱邁向正常“國家”來檢視,賴的兩岸關係主張仍應屬較傾向正常“國家”運動路線,而非中間溫和路線。

  其次,認定兩岸關係性質並非立基於“兩岸一中”。當國民黨提出“一國兩區”的兩岸定位時,賴批判這是試圖改變台灣“主權”的定位,抨擊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路線終極目標即是指向統一。質疑泛藍陣營接受“兩岸同屬一中”,無異陷入“一中原則”及“一國兩制”陷阱。賴參訪復旦大學時高談《公投“台獨黨綱”》是否凍結問題,直言“台獨”固然是民進黨傳統主張,然依據《台灣前途決議文》應尊重二千三百萬人民決定。據此而論,賴係台灣“獨立”主張者,而非“兩岸一國”擁護者。

  復次,欠缺中華民族主義的終極關懷:台北市長柯文哲為滬台城市論壇能否順遂而釋放善意,闡述“兩岸一家親”、一中原本不是問題、世界上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賴認為兩岸人民沒有親到像一家人關係,只是朋友關係;台灣人民有原住民、日本人、漢人,與大陸雖具血緣關係,但非全部涵蓋。兩岸人民“血緣上沒有親到像一家人,台灣自成一個台灣民族”。賴提出台灣民族與中華民族並列,其“兩岸一家親”及“命運共同感”觀念其實薄弱。

  最後,政策論述陷入經貿利益與安全自主間矛盾。賴雖對兩岸經貿政策表示開放態度,認為不是只有農漁產品可銷往大陸,還可推動高品質醫療觀光。曾一方面歡迎前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至台南進行經貿之旅,但又反對國民黨“一中市場”;批判馬政府欲將台南納入兩岸航點的協議範圍,質疑這可能導致“木馬屠城記”風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