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趙春山:新形勢留給兩岸的“新問卷”

http://www.CRNTT.com   2018-05-06 00:12:54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中評社 秦正陽攝)
  中評社武漢5月6日電(記者 秦正陽)首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學術研討會於5日-7日在武漢舉行,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在大會發言環節表示,突破兩岸僵局符合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且必須透過兩岸的共同努力才能達成,而談判代替對抗,則是突破僵局的唯一途徑。而在內外因素的影響下,民共雙方能否一方面以加強經濟文化交流,來促進經濟社會融合,一方面同時展開對話協商來累積政治互信基礎,進而共商政治融合之道。這是新形勢為兩岸執政當局提出的新問卷。

  台灣二次政黨輪替後,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中共隨即關閉兩岸協商大門,兩岸關係因此陷入僵持狀態。趙春山表示,在蔡英文上台後,一方面北京運用“可操之在我”的部分對民進黨政府進行了施壓,比如阻止台灣參加WHA,與台灣主要邦交國巴拿馬建交,開通M503航線,以及在台灣周邊地區進行軍機和船艦的常態化活動等。另一方面,十九大報告和“惠台31條”落實了大陸長期以來“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要求。但從民進黨的觀點看,31項措施是中共越過兩岸官方協商而片面採取的行動,故認為此舉明顯帶有“以商圍政”“以民逼官”的政治意圖。

  與此同時,趙春山分析道,中美關係和台美關係也因特朗普政府採取的一些行動而發生變化。中美關係方面,從美國接連推出的《國家安全戰略》、《國防戰略》、《國情咨文》看,美國已把中國大陸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未來的對中強硬政策,也將由新近組成的充滿“鷹派”色彩的國安團隊來負責執行。

  趙春山認為,面對中國崛起,特朗普不斷強調“美國優先”,中美關係可能出現類似冷戰時期美蘇關係的形態。

  “兩大之間難為小”,趙春山表示,中美對抗會使台灣的處境變得愈顯艱困。由於中共拒絕與蔡政府往來,民進黨內主張“聯美抗中”的聲勢日增。特朗普對台灣拋出的若干“友好”訊息,如上任後的“川蔡通話”,也讓民進黨內產生了一些誤判,而基於自身利益考慮,美國用後來一連串的外交行動,比如通過《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台灣旅行法》等,證明美國還是不會放棄台灣這個籌碼,美國甚至有人希望台灣成為圍堵中共“印太戰略”下的一員。

  因此,趙春山認為,特朗普的兩岸政策已成為未來台美中三邊關係發展的重要變量,也為民共雙方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尤其是南北朝鮮展開高層對話,東北亞地區形勢出現急遽變化的時刻,兩岸關係該何去何從,值得高度關注。

  趙春山表示,從中國大陸的立場看,“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問題,不容外力介入;但自毛澤東以來,中共領導人都認清的一個事實是:解決“台灣問題”必須做好對美工作。由於習近平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兩個一百年”所要完成的國家目標,因此,趙春山認為,積極讓兩岸問題成為中共處理內政問題的資產,消極避免兩岸問題成為中共處理外交問題的負債,應是習近平執政下必須面對的問題。

  同時,趙春山表示,蔡英文當局也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來應付複雜多變的內部環境問題。從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角度看,台灣不可能脫離中國大陸的影響,蔡上台後,希望以“不挑釁”來維持兩岸現狀,但在台灣內部,民意卻已隨外部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2018年3月,《遠見雜誌》針對大陸惠台31項措施進行民意調查,調查結果對執政黨提出了“一大隱憂”與“三大警訊”。最大的隱憂認為,惠台措施將造成台灣人才的進一步流失。而三大警訊包括:一是民眾對政府面對惠台措施的應變能力,信心明顯不足;二是做為產業重鎮的桃竹苗地區,願意到大陸發展占比已過半;三是愈年輕的族群愈務實,且願意掌握機會。

  趙春山認為,突破兩岸僵局符合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且必須透過兩岸的共同努力才能達成;而談判代替對抗,則是突破僵局的唯一途徑。眾所周知,目前兩岸複談的障礙是卡在對方對於是否存在“九二共識”名詞的不同認知,但對於“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和產生的具體成果,卻出現一些共同的看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