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現場:“一帶一路”如何與拉美更近一點

http://www.CRNTT.com   2018-08-13 00:22:34  


“察哈爾和平對話2018”下半場“拉美-加勒比、歐洲”對話會現場(中評社 李娜攝)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記者 李娜)“察哈爾和平對話2018”11日在河北張家口舉行,在“‘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立始於周邊、惠及世界的新型國際關係”為主題的“拉美-加勒比、歐洲”對話會中,與會嘉賓圍繞“一帶一路”在該區域的發展前景進行研討。對話會由察哈爾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副教授、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法律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潘燈主持。

  察哈爾學會外交事務委員會委員、高級研究員,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歐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前駐中非大使孫海潮在對話發言中講述了改革開放以來中歐關係發展的歷史,他指出在歐洲對中國態度存在矛盾,一是政策矛盾,即對華政策整體追隨美國與希望從對華政策中獲得利益的矛盾;二是心態矛盾,即一方面希望通過對華交往、合作獲取實際利益,一方面又對中國的迅速發展和“一帶一路”心存疑慮。因此中國應當在清醒認識當前情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的良好條件,利用歐洲在國際參與方面的長處和優勢,對中國企業成長起到積極作用,樹立“一帶一路”在國際上的正面形象。

  此外,孫海潮談到當前特朗普無論是“退群”外交還是經濟關係中增加關稅的行為都給美歐關係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加之歐洲面臨各種歷史性的矛盾與危機,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是歐洲所不樂見的,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是當下歐洲政策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中美歐的三角關係之中,美歐結成對華聯盟可能性很小,要求歐盟逆其自由貿易、多邊主義原則並不容易。因此,中國對歐洲關係目前仍然維持健康穩定的發展。中國應當在國際上保持戰略定力,跟歐洲保持戰略關係,歐洲對“一帶一路”的態度大概率會隨著我們取得的成就有所轉變。

  察哈爾學會學術委員會名譽委員、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徐世澄指出,從歷史上中國就和拉美有過一條海上絲綢之路,現在我們將“一帶一路”延伸到拉美並與一些拉美國家簽訂了合作備忘錄。當前,中拉之間的政治交往和經貿合作都在不斷發展,10個拉美國家與我國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中國對美投資累計超過兩千億美元,拉美地區佔中國對外投資第二大份額。同時,中拉間的人文交流也非常密切,我國在拉美二十多個國家建立了39個孔子學院,國內百餘高校開設了西班牙語和西班牙語專業,這都有利於中拉關係的發展。隨著習近平主席的三次訪問拉美,中國也掀起了“拉美熱”,希望這些智庫和機構能把中拉關係向前推進一步。

  察哈爾學會外交事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絡局原副局長徐少軍認為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必然波及“一帶一路”,甚至會對中拉之間即將展開的合作產生一定影響。因此,中國如何應對美國挑起的貿易爭端,對其度的把控非常重要。即使中美難免一戰,也應當相信中國的韌性、耐力和謀略一定勝出,只有“安全地勝出”之後才是中國真正強盛的一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