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汪毅夫:民間收藏的官府文件

http://www.CRNTT.com   2020-05-09 00:02:49  


圖一(來源:汪毅夫提供)
  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作者 汪毅夫)陳孔立教授嘗謂:“當今研究歷史十分重視田野調查和口述歷史,那是通過當事人或同時代人的口述,了解歷史的真相,可以補充歷史資料的不足。這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有些當事人或同時代人已經留下的文字資料,卻往往被人忽視或遺忘,而這些資料則是第一手資料。因此,從事田野調查、整理口述歷史與發掘被忽視、被遺忘的資料,應當是同等重要的事。如果在田野調查時,能夠‘順便’;發掘此類文字資料,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陳孔立教授講的是發掘民間文獻的重要性。按照我的理解,民間文獻就是“田野裡的文獻”,它包括私人或私家性質的齒錄、壽言、哀啟、行狀、自傳、書信、家乘、家訓、收據、契約、帳本、墓志、族譜、廟志等,也包括私人或私家收藏的官府頒發的文件如告示禁諭、土地丈單、糧戶執照、官司具結、村社名錄等。茲就民間收藏的官府文件舉例而言之。 
   
   例如,台灣彰化吳姓某家收藏的文件裡有一頁光緒十四年(1888)雕版印刷、光緒十五年(1889)三月初九日填寫頒發的 “糧戶執照”(圖一) 。填寫時,原雕版印刷的“拾四年”和“台灣縣”被改為“拾伍年”和“安平縣”。民間收藏的這頁官府文件可資說明和證明:光緒十四年范克承初任“署台南府台灣縣正堂”,後改官職名為“署台南府安平縣正堂”;與此相應,台灣縣改名為安平縣,其時不是光緒十三年(1887)也。當我們尚未能夠查閱更多檔案(如《淡新檔案》)時,民間收藏的這頁文件可以幫我們“了解歷史的真相,可以補充歷史資料的不足”。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