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疫情加速世界百年大變局

http://www.CRNTT.com   2021-02-15 00:05:00  


 

  另一方面,各國重新反思全球化,對其態度更趨謹慎保守,“新國家主義”等思潮明顯升溫。新冠疫情大流行一度中斷資本、人力、貨物的跨國流動,客觀上使全球化不得不進行轉型調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加快重組。美歐日等主要大國開始將產業鏈轉向國內、鄰近地區或與其價值觀相似的國家。拜登明確表示,未來其貿易政策將重點推動美歐日自貿談判,力求率先構建高標準多邊經濟合作框架。〔20〕日本新首相菅義偉宣布將加速調整日產業的海外布局,表示要逐步將重點從中國轉向東南亞。印度、巴西等新興大國提出要加強“經濟主權”“自力更生”,聲稱要加速推動實施“進口替代”戰略。

  (二)抗疫失敗彰顯民粹誤國

  一方面,公開鼓噪反智、反科學的民粹政客無力應對疫情蔓延,近年來甚囂塵上的民粹主義遭遇強烈質疑。美國特朗普政府面對疫情一味推責、“甩鍋”,無視專家意見,一再誤導公眾,導致疫情不斷惡化,淪為全球“戰疫”中的“頭號戰敗國”,令美國形象黯淡無光,並嚴重衝擊其本人大選“行情”。英國約翰遜政府急於重啟經濟,過早放鬆社交限制,引發疫情再度反彈。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公開指責他國為控疫採取的限制措施“危害民眾自由”,一度拒絕限制民眾社交,在疫情未得到控制的情況下“重啟經濟”,導致巴淪為疫情重災區,其本人也被新冠病毒感染。〔21〕印度莫迪政府未能及時採取防疫措施,致使疫情不斷加劇,日新增病例連創新高,經濟出現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下滑。事實勝於雄辯,民粹政客抗疫不力,其結果是誤國殃民,民粹主義浪潮被疫情阻遏。

  另一方面,疫情加劇各國固有的階層、族群矛盾,各國社會撕裂更加嚴重,民粹思潮在未來一段時期仍有市場。美國著名政治學者福山指,疫情暴露了傳統政治體制的痼疾,一些中下階層民眾的憤懣不滿情緒上升,諸如班農、特朗普等民粹政客仍有相當的市場。〔22〕雖然拜登當選新總統,但特朗普的選民支持者群體仍然龐大,美國民粹主義的土壤猶在。

  (三)中國治理成功之道備受矚目

  中國率先走出疫情陰影,經濟復甦領跑各主要大國,同時不斷深化改革開放,面向未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國際社會主流媒體普遍肯定中國在抗疫中所取得的成績。《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認為,新冠疫情使特朗普政府試圖單邊主導國際體系走向的政策遭遇“滑鐵盧”,其地緣政治影響深具歷史意義,中國模式的優越性日漸顯現,美西方在國際關係中的主導權或“正成為歷史”。〔23〕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也認為,中國抗疫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學習的範例”,是帶動世界走出疫情陰霾、恢復經濟的“關鍵因素”。〔24〕世衛組織報告指出,中國抗疫模式展現了“政府、科研與公共衛生機構、社區、個人間的良好合作”,其在構建強大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疫情監測系統以及疫情應對人員隊伍中所取得的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鑒學習”。〔25〕

  與此同時,中國抗疫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加劇了某些西方國家的對華焦慮心態,其對中國抗 疫模式、發展道路和內外政策的抹黑明顯增多。美國政府高官接連發表指責中國的謬論,圍繞疫 情溯源、追責等問題炒作“中國責任論”,誣衊 中國藉疫情加緊對外“擴張影響力”,正在成為 試圖改變地區和國際秩序的“修正主義國家”,是美國面臨的“最大敵手”,還蓄意將當前的中 美戰略競爭與冷戰時期的美蘇對峙相提並論。〔26〕 福山感嘆西方民主體制正面臨“空前挑戰”。美 國《國家利益》刊文指出,隨著美西方新自由主義模式日漸式微,各種非西方社會模式的影響力不斷上升,世界正進入新的“不同模式長期競爭、共存的時代”。〔27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