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兩岸雙向交流三十年 汪道涵與中評

http://www.CRNTT.com   2022-01-13 00:05:35  


2011年3月10日,汪道涵會長之子汪致重(左)在台北拜會台灣中評社,俞雨霖社長表示,汪道涵會長是《中國評論》月刊的催生者,他老人家的遠見促成《中國評論》月刊、中評社成為一個以推動兩岸和平、交流為職志的兩岸共同媒體,影響力深遠,中評社熱忱歡迎汪致重的來訪。汪致重致贈一本汪道涵紀念影像書給俞雨霖作為紀念。(中評社攝)
 
  在具有上述的特質後,作為思想性雜誌,《中國評論》月刊還具備幾個方面的特點。

  理性認識特點:理性認識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三種形式,其特點是它的概括性和間接性。祇有在理性認識的前提下,大中華地區的思想才能客觀有效地溝通。兩岸與港澳,社會制度不同,思想脈絡各異,如無理性,各自的思想根本溝通不了。理性的傳媒,是大中華地區最需要的、最有幫助的溝通渠道。

  包容化異特點:明代李東陽有這樣的詩句:“草木有情皆長養,乾坤無地不包容”。這裡面有辯證法,包容的空間才會有情感的匯合。思潮需要包容,才能得到融會貫通、促進社會進步的效果。所以,各種觀點在雜誌中的包容,是我們務必做到的第一步,也是最為具體的。常說求同存異,但是在兩岸關係中,包容才能求同,沒有包容,就無法求同,所以,存異、甚至是化異的前提是包容。

  現實意義特點:現實,是思辨和思考的價值所在。現實意義即可以起到實際作用,對現實社會有幫助的,有利用價值、使用價值、指引價值。在現實中發現問題,為現實中解決問題而出謀劃策,是雜誌必須去做的。脫離現實,就是脫離社會,脫離主流的思想,對民族對社會難於承擔傳媒的歷史任務。為現實服務,是《中國評論》月刊不可推卸的責任。

  “擺事實、講道理、明是非、求共識。”這十二個字,其實闡述了認識理性和思維理性的關係,涉及了認識理性範疇與思維理性範疇,是辯證法的成功運用,具有哲學價值與意義。

  因此,理性的、包容的、現實的,是《中國評論》月刊應有的基本要素,也是汪道涵新聞思想的重要及豐富的內涵,具有時代的創新性,打破了在兩岸關係的新聞傳播中長期以來僵硬的單一模式,這是符合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階段的新聞思維。中評社在其後的發展中一直堅持遵循汪道涵新聞思想,汪道涵新聞思想指導了中評社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是中評社的理性旗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