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兩會專訪:魏明德談為香港獻策建言

http://www.CRNTT.com   2023-02-11 00:01:34  


 

  中評社記者: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公布四週年,可以談一下取得的成果?另外,可否講一下未來將會面臨什麼樣的難題,並且如何去解決?

  魏明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至今已滿3周年。3年多來,大灣區建設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區域內互聯互通不斷取得新突破、新進展。3年多來,粵港澳三地積極推動各類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基建連接,提升市場一體化水準,努力打造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

  3年多來,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加速了粵港澳大灣區人員、貨物、資金、資訊等要素便捷、高效流動。硬體上,覆蓋11個城市的立體交通網絡越織越密,“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硬聯通”打通了有形空間,提振了人流、物流的活力。

  軟體上,“跨境理財通”、債券通“南向通”等業務相繼落地,截至2021年底,“跨境理財通”業務共辦理資金匯劃5855筆、金額4.86億元人民幣。諸多政策的出台,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求學、就業、創業,為他們在內地發展提供教育、住房、養老、社保等服務保障。越來越多港澳同胞融入灣區生活:截至2021年底,402名港澳醫師獲得內地醫師資格證,707名港澳律師參加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金融、稅務、建築、規劃及文化旅遊、醫療衛生、律師、會計等16個領域的港澳專業人才享受跨境執業便利。

  大灣區區域協同、錯位發展、功能互補、各展所長。粵港澳大灣區的11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的優勢與定位,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深圳是科技創新中心、廣州是全球商貿中心、東莞等地是製造業中心、澳門是文化旅遊中心。各城市正抓住機遇、加速培育新興產業。

  但相對來說,香港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需要加大力度。特區政府應盡快推動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建設,增加深港兩地創科的合作和交流,形成一個“前研後產”的科技產業生態圈,相信在香港作為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前端平台,加上大灣區創科產業的生產供應鏈下,可以更好地推進創新科技項目的孵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