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功能與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3-10-02 00:01:08  


 
   一、結構功能路徑的思維

  從結構與功能相互聯繫出發的結構功能主義,著重討論系統的整體性議題。結構功能主義認為,系統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是具有一定結構或組織化形式的體系;構成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關聯,並且對系統整體發揮相應的功能,讓整個系統得以穩定有效運行。

  關於結構,身為思想先驅者的塗爾幹(Emile Durkheim)認為,①一切的作用,不論是固定或不固定的,都會對於個人施加外部約束;這普遍存在於社會各處,不管其個別表現如何,皆具有特定的存在形式。進而言之,結構是一種整體論的觀點,需要系統性的分析才能真正理解事實;同時,結構具有約束性質,制約與決定個體的行動及思想。

  關於功能,塗爾幹指出,②某些形式在某些相似形態的社會中有規則地發生,而且完成必要的功能,在特定的社會中就是正常的,反之則不正常;正常的形式要促進,不正常的形式則要消除,因此社會政策需要功能分析。他認為,③健康的社會需要存在制度化的核心價值與規範準則,否則社會將會陷入混亂,因此社會需要有不同部分在整體社會的功能聯繫,同時具有共享互通的價值。

  依據結構功能主義論者的帕森斯(Talcott Parson)主張,系統是行動者與環境互動的體系,系統有結構性,而且有秩序,有將行動指向目標的價值模式,系統想要生存,某些功能需要被滿足。對此,他提出AGIL模式,④認為行動系統能夠存在,需要有適應(Adaption)、目標達成(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模式維持(Latency)的四種功能。

  這四種功能中,“適應”是指系統因應外部環境,使自己與環境能相互調和,亦即系統由其外部環境獲得足夠的資源或能力,⑤以及這些資源或能力在該系統中的適當配置。“目標達成”是指系統界定目標並動員資源達成,也就是系統有可助於確立目標且為實現目標、激發和調動該系統能力與能量的功能。

  “整合”是指系統為了穩定性與一致性,會調整與協調各部分的需要,包括建立控制手段、調和各子系統、防止系統混亂的功能。“模式維持”則是指提供保持成員動機以激發能力的手段,亦即將能量儲存並且配置於系統的過程,包括相互聯繫的潛力維持與張力處置。

  從總體的社會系統觀之,執行這四種功能的子系統,分別是經濟系統、政治系統、社會系統、文化系統;這四者是既相互區別又相互協調,使社會處於整體均衡、自我調節、相互支持的系統狀態。換言之,結構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層面的次系統,形成一種總體系統;⑥這個完整體系的四個子系統,分別對應了四項基本功能,也就是經濟系統執行“適應”的功能、政治系統執行“目標達成”的功能、社會系統執行“整合”的功能、文化系統執行“模式維持”的功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