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評論》月刊第319期內容介紹

http://www.CRNTT.com   2024-07-21 00:01:16  


 

  中評社編委兼研究部主任、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束沐在《以中華民族共同體論述豐富國家統一理論》一文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會見馬英九時的重要講話,是以中華民族共同體論述豐富國家統一理論的最新成果。中華民族共同體論述以“融合史觀”理順和貫通了傳統兩岸關係話語體系中的內戰、反帝、文化、現代化四種代表性史觀,尤其是通過對中華民族的規範性定義,從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等角度解答了長期困擾兩岸關係和對台工作的理論困惑和認識問題,清晰描繪了新形勢下如何團結台灣同胞、開展反“獨”促統鬥爭、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探索融合發展新路、實現心靈契合的方法論和路線圖,為和平統一創造了理論空間與實踐空間,也為統一後治理台灣奠定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準備。

  廈門大學新聞學院前院長、教授張銘清在《發揮福建對台獨特優勢和先行示範作用》一文中表示,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賦予福建重大戰略任務。福建先天的獨特條件及自身硬實力也足以擔當重任,現已打造了許多與台交流平台。福建在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上的前景可觀。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阮莉和閩南師範大學校長李順興聯合發表了《“兩制”台灣方案視域下兩岸文化認同的挑戰》。該文表示,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國家認同的根與魂。1949年兩岸分隔以來,台灣文化在大陸文化和美國文化交互影響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革,呈現出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文化認同逐漸走低的趨勢。因此,在“兩制”台灣方案的研製、實踐、完善中,發揮“文以載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首先必須直面兩岸文化認同的當下挑戰。本文嘗試以馬林諾夫斯基的文化變革動力理論為分析框架,通過“三列法”的技術路線,探討美國文化作為外源性文化對一國共有文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衝擊,呈現台灣文化變革的過程、因素、動力,剖析影響兩岸文化認同的原因及挑戰,以圖對症下藥。以偉大復興中國的“強自豪”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小確幸”的引力效應,以閩南文化“和合”兩岸的文化功能,以兩岸“美美與共”的胸懷,纍積兩岸“同宗一國”的文化認同。 

  本期“兩岸”欄目刊發了《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涉台貸款詐騙刑事治理》《<東莞方案>:創新兩岸融合發展實踐的典範》《涉台事務中的“參照涉外”慣例研究》三篇文章。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馮霞和外交學院博士生何嘉欣聯合發表了《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涉台貸款詐騙刑事治理》一文。該文表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在對台融資方面先行先試,為台灣同胞提供專屬的信用貸款服務,緩解了台灣同胞在大陸生活生產上的資金難題。但同時,鑒於兩岸司法互助合作有所降溫,有不法分子利用大陸政策的善意,實施貸款詐騙犯罪,危害金融安全,應依法予以打擊。依據《刑法》《刑事訴訟法》等相關規定,大陸司法機關對於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領域涉台貸款詐騙犯罪的處罰依法享有管轄權;對於涉台貸款詐騙犯罪可以依法啟動普通刑事訴訟程序對“人”和“物”作出裁判;對於涉台貸款詐騙犯罪的“人”逃匿島內的,可以依法對“物”啟動違法所得沒收程序之特別程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