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比學術包工頭更可怕的是學術日漸庸俗

http://www.CRNTT.com   2008-12-21 12:26:32  


 
  當導師蛻變為“學術包工頭”,應該說這也是學術腐敗。導師與研究生之間雇傭關係的潛規則流行,可以看作是另一種形式的“權力尋租”。教育部門也曾出台種種規定遏制此種現象。不久前,上海大學制訂《研究生導師教書育人職責》,明確規定:導師不得把研究生當做“廉價勞動力”使用。對於未履行育人職責的導師,學校將給予通報批評、暫停招生,甚至取消導師資格等處分。這一規定一時廣受好評,但也有不少人對如何界定“廉價勞動力”產生疑問。

  那麼,針對學術包工頭現象的蔓延,我們是否應僅僅把板子打在學術從業者身上?“學術從業人員世俗化,追逐職務、金錢、榮譽、地位”固然可鄙,但不妨把視線放得更開一些,看看這些學術從業人員所身處的大環境如何。

  大學是追求高深學問的場所,理應具有獨立和自由的超然精神。但現實中,中國大學熱衷於“虛名”,為了快速出名,聘請沒有教學經歷和學術研究成果的各界明星任客座教授,出錢請人在大學排名榜上虛假排名的例子屢見不鮮;各大學泛“行政化”趨勢漸濃,“學術”日漸成為行政晉升的工具。大學裡龐大的行政機構體系不斷強化大學的行政色彩,泛行政化還使得大學眼光和心胸變短變窄。事實上,中國的一些大學已經成為社會不良流俗的追隨者。

  當高校這個大的母體開始不可控制地世俗化,尤其是這種世俗化的現實訴求更突出地表現為一種整體的“媚”與“隨波逐流”式的“庸俗化”時,單純地去抨擊學術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這片土壤的土質出現了問題,怎麼可能指望它孕育出好的種子呢?所以,我們在批評學術從業者一步步蛻變為“學術包工頭”時,也必須面對中國高校日漸庸俗化的現實,並拿出根治病症的良方。(作者:陳方)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