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追問馬克思 可知金融海嘯根源 | |
http://www.CRNTT.com 2009-01-23 11:38:27 |
趙磊指出,在市場經濟制度的框架內,與“把牛奶倒入大海”相比,“透支消費”畢竟不失為明智之舉,但“透支消費”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產過剩”問題。這就如同為了緩解癌症患者的疼痛而不斷加大嗎啡的注射劑量一樣,“透支消費”不過是靠透支“未來”來支撑“今天”,把當下的危機延遲到未來爆發罷了。一旦對未來出現悲觀預期,以至於沒有“未來”可以透支的時候,危機就不可避免了。換言之,只要“透支消費”不停止,那麼即便沒有“次貸”問題,也必然出現經濟危機,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趙磊認為,次貸危機的病灶在於違約率不斷上升;違約的原因在於未來預期遭到了沉重打擊;未來預期的悲觀在於“透支消費”的不可持續;透支的起因是為了緩解生產過剩;生產過剩源於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內生的制度性矛盾。這樣,一個馬克思的邏輯便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資本制度的內生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產過剩——透支消費——違約率上升——經濟危機。 以馬克思的邏輯看來,資本主義的古典危機與現代危機并無本質不同:都是生產過剩危機。從古典危機演變為現代危機,只不過是把皮球從供給方踢給了需求方,把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的爆發從當下推到了未來。 早在2001年,趙磊教授就針對當時美國政府預防危機的降息舉措,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指出:“不論這次降息的效果如何,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經典分析框架都沒有過時。坦率地說,格林斯潘力圖阻止衰退的努力不過是在‘和歷史對著幹’,其努力的最大效果也不過是延緩衰退的到來。”他強調,這個結論不過是馬克思邏輯的具體展開罷了。正因為如此,如果我們對危機的反思能够做進一步的“馬克思主義追問”,那麼可以預計,類似次貸危機的災難今後肯定還會發生,而且在虛擬經濟嚴重超越真實經濟的大環境下,這種危機將會越來越頻繁。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