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2009打工雙城記:東莞厚街 四川金堂

http://www.CRNTT.com   2009-02-17 10:36:10  


 
  從1997年開始,周秀芝回到了竹篙鎮,專門做起了勞務輸出生意。“開始的時候還收一部分中介費,後來就只做運輸了。”而竹篙-厚街的直通大巴,正是在周秀芝手上辦起來的,一開始是普通長途客車,兩天兩夜,後來是豪華臥鋪,兩天一夜,直到現在的雙層豪華大巴,“歐洲之星”,27個小時。

  日益縮短的旅途也成爲雙城同進退、共榮辱的注脚。

  竹篙鎮逐漸成了金堂縣勞務輸出的集散地,每年數以萬計的農民工從這裏開啓打工致富之旅。數以億計的勞務收入,也在逐漸改善著當地人的生活,村裏蓋起了一棟棟的“衣錦還鄉樓”。2006年,竹篙鎮建設了新鎮區,增加了二百多家商鋪門面,鎮裏也有了自己的制衣制鞋企業。

  在周秀芝看來,這一切都得歸功于勞務輸出,在竹篙,45歲以下的青壯年,幾乎都有出外打工的經歷,“是打工開闊了竹篙人的眼界”。走在街上,周秀芝對店鋪老闆們的打工經歷如數家珍。每年春節,給周秀芝送水果的人很多,感謝她當年把他們帶出了農村。

  而厚街,在包括金堂人在內的無數打工者們二十多年的努力下,成爲享譽世界的製造業之都。周秀芝陸續回去過幾次,不無驚訝:1992年的時候還是成片的農田,1994年就已經是遍布的廠房,1996年已經成爲一個繁華的城市,2002年,周秀芝最後印象中的厚街,已經“絕不亞于成都了”。

  現在,這位打工元老不得不承認,脚下的這條打工致富之路蒙上了陰影。

“維護社會穩定是首要問題”

  “所有主題都是關于返鄉農民工的,怎麽能說不嚴重?”

  2008年9月底,金堂縣勞動局從農民工返鄉情况調查統計月報表中發現了人員流動的异常,“往年這個時候是出去,而不是回來。”金堂縣勞動局勞務科科長陳華明介紹,對全縣農民工的信息搜集是他們歷來的重點工作。

  作爲聞名全國的勞務輸出大縣,金堂全縣八十多萬人口中,有超過18萬人常年在外務工,每年直接創造了超過15億元的勞務收入,僅在東莞厚街一鎮打工的金堂人就超過了3萬人,厚街也有“小金堂”之稱。

  來自縣勞動局勞務開發辦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金堂縣回鄉農民工還留在農村的人數是31573人。“籠統地說是回來了五萬,走了兩萬,還剩三萬。”陳華明坦言:三萬人中,縣裏有能力內部消化的是一萬人,剩下的兩萬人是個問題。40%的滯留無著落人員的比例,不是小數。

  絕大部分的打工者已經與土地絕緣,而這正是當地政府所擔心的:沒有了就業渠道,又不會回去種地,這些青壯年將是社會穩定的隱患。金堂縣委宣傳部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坦言:“維護社會穩定是首要問題。”

  隆盛鎮豐收村村委會主任蔣宗虎最近多了一項日常工作:每天要在村裏轉兩圈,看到返鄉的農民工總要關心幾句。蔣宗虎對村裏的外出務工情况瞭如指掌:全村三千人口,出去打工的有八九百,全是壯勞力,去年下半年開始陸續返鄉的就有三百多人,目前還留在村裏的有一百多人。“儘管還沒有出現什麽不好的苗頭,工作得做到未雨綢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