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杜平:中國尚未告別“靠天吃飯”

http://www.CRNTT.com   2009-02-15 07:36:54  


 
  確實,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和社會建設的成就有口皆碑。但是,其代價也是令人觸目驚心。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階級,一直在各種合法和非法的歧視下備受折騰。當城市化建設和出口加工業需要勞動力的時候,億萬農村青壯年拋家舍業、離鄉背井,組成了舉世無雙的廉價勞工隊伍;當城市和工廠不再需要他們的時候,農民工就只好卷起鋪蓋,離開工廠和城市,默默地消失在廣袤的山林田野之中。

  無論是政治決策者還是資本家,他們都應該有良心承認這一點:對農民工的召之即來與揮之即去,是城市化進程得以快速擴張的基本保障,也是中國產品在國際貿易中具有超強競爭力的基礎。假若沒有這支任勞任怨的勞動力隊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就不會如此順利和迅速,很多行業也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有立足之地。

  可是現在,當經濟形勢面臨壓力的時候,農民工卻成了社會的“負資產”,某些缺乏頭腦的人們更把他們視為不穩定因素。難道真有如此嚴重?看看最近二三十年,人們只聽說過衣食無憂的文化人才有閑情逸致去琢磨這個權利、那個權利,而從未聽說過農民工有膽量起來造反。恰恰相反,當被剝削、被欺壓、被剝奪種種權利的時候,他們大多時候都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

  在需要的時候把農民浩浩蕩蕩地轉移到城市,同樣在需要的時候又把他們浩浩蕩蕩地轉移回農村,這種世上絕無僅有的現象,究竟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倒退?無論是進步還是倒退,它都再次凸顯了一個關鍵的問題: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實驗”,中國的歷史又回到了最初的起始點:擺在執政者面前最緊要、最艱難、最根本的問題,依然存在於農村。儘管城市日益繁榮,儘管貿易順差依然驕人,但中國農村的面貌和農民的處境,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落後農業不能提供更多機會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國之一,具有太多的潛能,只要對農業體制進行有效的改革,對農業發展進行現代化實驗,這些潛能最終總會變成巨大的優勢。但是,在中國的發展目標和資源分配中,農業始終沒有成為名副其實的重中之重。其結果是,農業被現代化浪潮越拋越遠,至今無法成為現代經濟中的頂梁柱,無法創造符合現代社會的就業機會,無法為農村居民創造更多的財富。數億農民之所以離開家園,忍辱負重地到外鄉謀生,就是因為落後的農業不能提供更多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