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文懷沙事件看國學的知識複興與道德複興

http://www.CRNTT.com   2009-02-28 11:35:19  


文懷沙遭受道德質疑,“國學大師”形象轟然倒塌。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訊/上海新民網日前登載評論文章“國學的知識複興與道德複興”。文章認為,中國當代社會當然需要政治與法治的完善與建設,但是亦需要道德重建,國學則可成為道德重建的精神來源之一。全文如下:
  
  文懷沙遭受質疑事件雖然越來越呈現出娛樂化的特征,但是,這並非單純的個人名節論爭。輿論對文懷沙事件的一個重要的反應方向,就是對當下國學複興的反思與質疑,陳季冰先生則由此直接唱衰國學,撰《“文懷沙事件”為傳統國學唱挽歌》一文,認為“不管多麼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我們都不得不承認,那種傳統意義上的純正的儒學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死亡。”

  筆者認為,對於國學複興的命運問題,此時或許不是得出結論的時候。對國學感到悲觀,根源在於對國學的認識存在著很大的誤區,尚需從知識與道德實踐兩個層面來看待當下的這場國學複興運動。

  陳季冰認為,“‘國學’在中國人心目中從來就不是一種專業化的學術,它寄托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整套理想化社會規範。所有人(包括我)都堅定地認為,一個真正的‘儒學大師’就應該是孔孟學說的衛道士和中國文化傳統的繼承者。”此說觸及到了國學作為一門學問與作為倫理實踐的雙重身份,而當代國學複興“知行分離”之弊亦在文懷沙事件中暴露無疑。

  國學的複興事關知識複興與道德複興兩個方向,然而,當代兩個方向的複興表現皆不如人意。從知識論層面來看待國學,國學的內涵包括的是有關儒家及傳統文化典籍的研究,這既包括考據與訓詁之學,亦包括國學知識的普及,以及國學概念的現代化改造與重新闡釋。清儒在學術史上的最大成就正在於此。對經典進行認真考證、去偽存真,這實際上也是一種科學精神的體現。科學精神主要體現為三個主要方面,一個是探索物質世界的活動規律,這是廣為公眾所接受的;一為探索人類的精神世界活動規律,例如哲學;三為對傳統典籍的研究,這類研究不獨為中國的國學所獨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