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粵港需把握規劃綱要帶來的巨大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09-04-17 00:19:25  


 
  規劃綱要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上下游錯位發展”。市面論者一般引用時通常斷章取義,只提“錯位發展”。而事實上規劃綱要其他部分許多時亦有同樣的誤解,所以才有區內11個城市各有分工,包括“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物流、高增值服務中心”的提法。已經有論者指出,這是與規劃綱要中,“三、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的一章,尤其是“(一)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 的一節,多少是有矛盾的。

  城市錯位發展,通過產業分工,你做的,我不做、我做的,你不做,而避免重覆建設,惡性競爭,是過了時的老觀點。香港以前就持這樣的觀點,要求廣東其他城市不要大搞貨櫃碼頭和物流產業等。“上下游錯位發展”據說是發改委後來加進去的概念,它的著眼點並非城市,並非產業,而是產業鏈。在珠三角9+2的城市圈中,就區內各產業的產業鏈的不同環節,作緊密的融合,再無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才是“上下游錯位發展”的本來意思,也是它特別要加進去的苦心。

  具體而言,我於本刊今年2月號文章指出:“香港作為服務城市,與珠三角區內其他九加一個城市經濟融合的道路,是功能的分工,產業鍵的分工,而非產業分功;並非你幹這些產業,我幹那些產業,而是大家一起合作,發展共同的產業群。從上游的開發、設計、融資,到下游的展銷、出口等,都與整個地區經濟密不可分。在產業鏈這些環節中,香港的優勢在於它本身資訊、國際關係、法治、專業標準和精神等優勢,都得以駕輕就熟的發揮,與區內城市配合,相得益彰。”廣東要轉型提升,繼續發展,以往的OEM代工模式也將難以持續,必須轉型提升至ODM(自有設計)和OBM(自有品牌)。沒有香港的全面合作,廣東企業無論在意念上、管理上、技術上都很難順利轉型提升。

  粵港因而不是一個利用和被利用的關係,而是一個都市圈互利合作,在產業鏈上錯位發展,互相補充,互為增益的關係;其中一個重點是要廣東有意識地把資金、人才、產業重新注入香港,把香港經濟“充實化”。而通過產業鏈上下游錯位發展,“珠三角有多少種產業,理論上香港就可以有多少個介面,香港到處都是充實化的機遇,遍地都是這樣那樣 ‘中心’。就業機會絕不缺乏,各方面的人才,都有需求。”香港經濟活力得以重新煥發,為區域經濟作更大的貢獻。

  我們要在觀念上,把內外市場統一,因為這才是產業的正常發展形態,有強大的內銷基礎,才能在全球化的惡劣環境中競爭,和減輕市場波動的打擊。只有這樣才能把一些本來是外向型的企業穩定下來,短期避過外國市場收縮的沖擊,並向ODM、OBM轉型提升。把一些被目為低增值的“傳統產業”,如服裝、鞋履等,轉化為高增值的“時尚產業”和“創意產業”。

  在大型城市圈內有意識、有規劃地作上下游錯位發展,在世界上也算是較超前的觀點。在“一國兩制”的框架加以落實,更有很大的難度。但是有了“先行先試”這上方寶劍,和形勢比人強的特大經濟危機,我相信粵港兩地政府必會拿出更大的誠意和決心,充分把握規劃綱要所帶來的巨大機遇視窗,與長三角再較長短。

  1 粵港雙方落實《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新華網,2009-01-22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22/content_15523798.htm

  2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http://www.gov.cn/zwgk/2008-09/16/content_1096217.htm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