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方向正確 別理扯後腿者

http://www.CRNTT.com   2009-04-26 09:37:49  


 
  經濟議題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急先鋒,於台灣,這是馬英九“不統、不獨、維持現狀”概念下,唯一熱得起來的題目,因為台灣需要。於北京,大約已明白,從毛澤東的“血洗台灣”到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台灣對於北京的政治性話題不論軟硬似乎全無興趣,且因為台灣內部存在著“台獨”主張,北京不論怎麼說政治,到了台灣就成為對抗,所以這一年來幾乎不說了。只談經濟,透過經濟手段和台灣交好,至少可稍緩獨派“去中國化”的聲浪。

  因此可以預見,台灣會自北京獲得更多經濟利益,甚至北京還會主動給,十分熱心。譬如兩岸正式三通後,台灣航運業一出現“築巢迎鳳”的期待,大陸海運鉅子就立刻回應“把巢送過來”;陸客來台人數不夠多,南北各地紛紛加碼,甚至傳出大陸發展內需產業,也有著幫助台灣外銷的考量。

  不消說,台灣發展經濟為當務之急,但也得承認,除了請大陸“幫忙”外,眼前找不到更好的出路。即以台灣急予加入東協加N為例,沒有牽著北京的手,東協諸國不可能和台灣簽訂雙邊關係,因此,ECFA這個經濟架構必須完成。

  最近火紅的國際經濟學家克魯曼,在對ECFA表示看法中有句話:“台灣得付點代價。”這話與“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相彷彿。“代價”是什麼?北京至少眼前沒說,等她說了,台灣若不肯給,也未必非給不可。此中計較空間很大,硬說簽署ECFA便是“賣台”,那是把台灣人看笨了!

  “主權”,自然是台灣的底線,只要守住底線,上限的空間就會很大;小心有必要,疑神疑鬼,自縛手腳就不必。像開放陸資來台,過去大家恨“錢進大陸”,如今成為“錢進台灣”,大陸會用台資,我們怎麼就不會用陸資?

  馬政府的方向是正確的,有人扯後腿,別理他;倒是應把配套措施做好,像廣東團的遊覽車被起重吊桿所砸,浙江團被旅行社放鴿子,以及阿里山、日月潭擠得舉步維艱,這很丟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