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危機教訓 中國如何吸取

http://www.CRNTT.com   2009-04-27 11:23:02  


中國需要深思金融海嘯的教訓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訊/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方竹蘭今天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登出文章“我們如何吸取金融危機教訓?”作者認爲:中國應該“抓住機遇培育原始的創新能力,建設制度通道並促進投資消費,金融創新改革亦需要考慮國情,轉變政府職能並實施有效監管”。文章内容如下:

  比較中美經濟現狀,國內不少人認為美國的金融危機使美國陷入了嚴重衰退,而中國不僅沒有銀行的倒閉,反而還有充足的外匯儲備,中國比美國強得多。我認為這樣的看法來源於表面現象的分析,對中國進一步的改革發展非常不利。中國有中國的問題,美國有美國的問題,兩國各自面臨的問題不一樣。從實質上比較中美經濟狀況,我們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樂觀。

  第一、中國的國際競爭力的發展與美國不在一個等級,美國處在原始型創新經濟階段,中國只是處在引進模仿階段,不能高估自己的國際競爭力。現在美國出現了金融危機不假,但不會動搖美國的原始型創新能力的根基。如果我們以為美國的金融危機會使美國原始型創新能力嚴重削弱就錯了。反觀中國,危機之前我們的原始型創新能力不強是個顯著的事實,危機導致引進模仿型經濟的出口受到嚴重抑制,迫使我們調整產業結構,進行自主創新;同時,危機也為我們提供了趕超美國的時間,我們應加速改革阻礙自主創新的原有體制機制,如果體制機制改革遲緩,就有可能使我們不能充分利用這次時間差培育原始型創新能力,失去一次極好的歷史機遇。

  第二、中國的社會投資及消費的發展與美國也不在同一等級。美國目前的金融狀況的確比中國差,大批銀行倒閉,政府債務纏身,而中國銀行相對穩定,政府擁有大量外匯和財政資金。但是,我們要看到,我國的金融體系無論是在鼓勵社會民衆創新創業還是鼓勵消費上,都缺乏成熟的機制;金融支持重點是大中型國有企業,支持中小企業運作和激勵民衆消費的金融手段都欠缺。相對充足的資金和外匯還沒有找到通暢的渠道和有效的模式轉化為民衆的消費,在國家外匯儲備以及財政信貸資金與人民群衆的創業和消費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體制機制障礙。如何創造有效的制度通道,促進社會民衆投資、消費,目前還是一個有待解決的課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