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青春文化”高開,“青年文化”低走

http://www.CRNTT.com   2009-05-05 10:17:18  


 
  有趣的是,當歷史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我們突然遭遇到一個現實:這個曾經在中國歷史上叱咤風雲的“青年”,消失了!在當時極其流行的校園民謠中,我們聽到,代表了“青年”主體的大學生,還沒有離開青春,就已經開始懷舊了。校園的種種美好,變成了歌曲中充滿傷感又飄若煙雲的“非現實”,而現實的人生,卻總是令他們迅速成熟,令他們在應接不暇之中變得沉默寡言,失去童話的愛情和熱情的理想。 

  在這個時刻,年輕人依舊年輕,但是,“青年文化”獨有的理想主義光輝、啟蒙主義衝動和個性主義追求,卻已經煙消雲散。市場經濟的來臨,消費主義大潮的興起,我們不難看到,“青年文化”已經被“青春文化”替代。這種替代的過程,呈現為兩個截然相反的趨勢:青春文化的低齡化趨勢和青年文化的老年化趨勢。換句話說,“青年”要麼變小,要麼迅速變老。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的年輕人,逐漸面臨兩種與此前的年輕人不一樣的命運。上個世紀80年代的恢復高考,造就了大學校園中無數離鄉背井的年輕人獨立生活的狀況。他們離開父母,雖然依賴匯款單,但是,經濟卻相對獨立,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購買行為。盒帶、言情或武打小說,因為有了這群年輕人,而逐漸成為流行商品。商人開始為了年輕人定制商品,在此之前,工廠很少把他們作為消費的主體來對待。當牛仔褲和文化衫成為商品的時候,“青年”也就變成商品文化的新的產物。在這樣的時刻,中國的“青春文化”開始萌芽,逐漸代替了“青年文化”。 

  緊接著,獨生子女時代來臨了。年輕人可支配的家庭資金日漸豐厚。動漫卡通、奇幻電影、耽美文學與網絡遊戲,大眾文化的生產者鼓勵年輕人用“迷戀”的方式來發生消費行為。五四式的政治廣場被超女的電視廣場所替代——同樣的年輕,同樣的嗓門,喊出的卻是不同的熱情和口號。在這裡,啟蒙中國的激情被消費生活的激情所替代,塑造自我的理想被狂歡體驗的夢想所替代,充滿烏托邦精神的“青年文化”,被享樂主義的“青春文化”所替代。“青春文化”有一種不斷低齡化的擴張趨勢,因此“青年”正在逐漸喪失在大眾話語中的主導地位。定位更加“低齡化”的“青春文化”逐漸開始在公眾話語中凸顯,慢慢主宰了大眾文化的多數話題。 

  在這種文化中,人們沉浸在過度美好的想象中,恒久停留在童年的夢境之中。而一旦離開校園,童年期的“青年”就會突然長大並迅速老化。在張元的《綠茶》這部電影中,我們看到一個女孩子的校園生存和社會生存的截然不同的面貌。這個面貌變成了一種特殊的社會隱喻:要麼清純可愛,要麼成熟精明;要麼是年輕的女孩子(青年的低齡化),要麼是老辣的社會人(青年的中年化)。 

  顯然,理想主義的喪失,功利主義的崛起,正在造就大眾文化和公眾話語中“青年消失”的文化現象。我們由此告別了“青年”。在“青春文化”盛行的今天,“青年”只能作為一種文化的幻覺,作為一個消費的符號存在。而年輕人對理想主義熱情的放棄,已經讓我們看到,只存在青年的消費者,不存在一個青年的社會行為者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