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西方人 不要用固定思維看待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09-05-15 10:49:41  


 
            中國和西方關系的縮影

  在網絡時代長大的新一代大學生,更不可能像多諾休教授所說的那樣,如此容易地被政府或其他人所蒙騙和說服。中國傳統媒體無疑還有太多有待開放的空間,但網絡媒體的信息自由與言論多元化狀態,應該遠遠超出外界的想象。人民大學的學生們對“自由女神”火炬不感興趣,原因并非是他們聽從了政府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對美國及其外部世界增加了解之後,不再認為“自由女神”還有什麼神秘的吸引力。

  不可否認,中國新一代大學生對外部世界的看法,在相當程度上塑造於國民教育和媒體影響,這在任何國家都是一樣。但是,他們之所以和二十年前的大學生不同,是因為擁有屬於自己這一代人的記憶。二十年前的大學生,碰上了中美關系的蜜月時代,因而對西方世界有著相當積極的看法和期待。而對當前這一代人而言,從90年代末至今發生的一些國內外重大事件,例如中美軍機相撞、台海動蕩與美台軍售、九一一事件、伊拉克戰爭、拉薩騷亂、奧運會火炬風波、四川大地震以及中美艦船對峙等等,都是塑造他們對自己國家、對外部世界看法的關鍵記憶。

  可是,在看待當代中國時,很多西方人依然生活在二十年前的陳舊記憶中,誤以為青年學生對某些現狀表達不滿和憤怒,就是要和政府進行對抗、乃至與之勢不兩立。帶著這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去認識一個嶄新的社會,結果必定會以沮喪和失望而歸。

  毫無疑問,民主與自由,依然是中國青年一代追求的理想目標。但這并非意味著西方的某個模式對他們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更不意味著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可以被任何外來模式所征服。無論是在政府層面,還是在大學生當中,中國都不會接受西方人眼中的那個西方。

  美國教授和中國學生之間的價值觀衝突,實際上就是中國和西方國家關系的縮影。這位教授遇到不大聽話、不太輕信、甚至敢於據理力爭的中國學生,不正是西方社會所提倡和鼓勵的“批判性思維”嗎?但諷刺的是,當他們自己遇到這樣的學生、無法說服他們的時候,卻又感到很失望、很沮喪,甚至指責他們受到中國政府的蒙蔽。原來,所謂“批判性思維”,竟然也有虛偽性和雙重標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