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真正的複蘇,取決於新的財富創造機制

http://www.CRNTT.com   2009-06-03 10:34:14  


 
  為了救金融,美國基本上了這麼幾招:

  一是“量化寬鬆”超常規的貨幣擴張;二是改變盯市(Mark to market)的會計規則,靠盈餘粉飾把金融類股的價格拉起來,讓他們從市場上融資補血;三是政府向私人部門拋出了金果子,你投1塊錢,政府給你6塊錢的信貸額度,而且為你擔保,政府信用支持你去冒這個險,意味著隱性拿納稅人的錢為私人銀行股東利益埋單。所謂蓋特納的毒資產收購計劃(PPIP)。

  第一招債務貨幣化是一條不歸路。至少我們看到美國的10年期國債又回到甚至超過了3月17日前的水平,達到了3.5%的高位。伯南克宣布買債後,曾一度急跌至2.5%。在9月份前,聯儲若不再宣布新的龐大的國債收購計劃,恐怕預期都會把美國的長期國債利率推向新高,那資產價格會怎樣呢?不敢預測。

  第二招使得金融類股大幅反彈了60%,現在他們開始從市場上吸金了。能吸到多少錢呢?也不知道。

  第三招毒資產計劃中的收購價格是一個扯不清楚的麻煩。政府收購是可以不講價格,反正是用納稅人的錢埋單,但私人資本是逐利的,而銀行折價太多就會破產。

  估計美國最終可以靠政府的幫忙,直接或間接靠著納稅人的錢(應該是全世界納稅人的錢,因為美金畢竟是儲備貨幣),為美國私人銀行股東利益埋了單。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家庭部門的修複才是資產負債表修複工程的主體。他們只能靠自己解決,當然政府的減稅和福利性的支出或許能幫點忙,但主要還是要靠自己。

  由於信用緊縮和資產價格下降,被暴露於過度借貸的危害中的消費者所能做的惟一選擇,就是增加淨儲蓄,以緩衝家庭淨財富的萎縮,而這只能通過減少舉債或提高儲蓄率來實現。以消費的放緩為代價的儲蓄增加,反過來進一步加劇了實體經濟基本面惡化的速度和程度。失業增加,收入下降,消費者又要進一步緊縮開支,一個惡性的循環。這注定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經濟行為的調整。

  歷史證明,資產負債上的衰退通常是長期持久的,而其後的恢複過程也是緩慢無力的。克魯格曼說世界可能跟日本一樣要進入“失落的十年”,并非虛妄。

  有一點可以肯定,美國居民儲蓄率的確回升很快,2007年是-1.7%,2008年底上升至3.6%,現在是5%,不久將重新回到1996年以前的水平7%~10%,并保持這個儲蓄率至少2~3年,家庭負債率才可能有效降下來。

  對於第三個問題,這應該是一次全球經濟長周期增長的謝幕。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主要發生在美國,以信息、網絡技術革命為主要內容的“重大創新活動的群集”,大大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繁榮發展,“新經濟”由此出現,并推動世界經濟30年的長周期上升階段的出現。

  以互聯網泡沫為標志,美國經濟在2001年3月出現了衰退。預示著本輪長周期進入下滑階段。之後雖然有美國和各國強烈的刺激措施,雖然有諸如中國之類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不斷加入全球化進程,極大降低了全球制造業的成本,但長波的下滑只是被推遲。

  世界經濟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根源還在於:過去10年中,世界科技水平總體原地踏步,經濟增長最本質的動力失去了之後,借助房地產投資和信貸消費的泡沫化推動資產型經濟模式不能維持,世界經濟必然陷入到一次嚴重下滑中去。

  帶領世界經濟進入下一個長周期的載體在哪裡?還看不到,但是美國人必須要找到(它是領導型經濟),帶動創業活動的集群式并發,用新的財富創造機制(勞動生產率的加速)去填充天量的債單。如果美國人沒能找到或者沒能及時找到,印鈔票致惡性通脹洗債務的後果,那將是世界可怕的夢魘。

  擺在美國人面前的選擇

  文章稱,現在,最讓人擔心的是美國長期公債利率。高懸的長期公債利率,將使得深陷衰退泥淖中的美國經濟看不到爬出來的希望。

  作為金融產品定價的基准,長期國債利率的快速上升。美國的銀行信貸、企業債券和房地產融資等各項中長期金融工具的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的空間等於被封殺。如此投資和消費如何回暖?企業盈利如何回升?

  事實上,伯南克深明其理,但無論伯南克如何努力,美國的長期公債利率始終壓不下來。

  去年11月初美國人開始嘗試了所謂“量化寬鬆”超常規的貨幣政策,伯南克從金融機構大量購買毒資產,這種購買是不透明,總量估計有8000億-10000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拿聯儲國債資產置換(聯儲為此減少了3000億長期國債);二是買入資產後,又用超額准備金付息的方式把放給金融機構的錢收穩定在聯儲的帳上,所以流通中的貨幣沒有顯著增加(1季度從8200億增長到9000億),所以M2也只增加了一成(3月份M29.4%)。

  隨後,美國優質房產按揭證券(Prime RMBS)和美國國債的收益率都出現了大幅下降,并帶動了美國30年期銀行按揭抵押貸款利率的顯著回落。但好景不長,隨著經濟面壞消息不斷出現,利率開始迅速反彈,截至3月17日,10年期美國國債的利率一度攀升到3.01%,比年初已經提高了80個基點。

  與其在壓縮房貸產品的利差上下功夫,不如直接降低國債利率(基准),從而帶動整個債券市場的利率下調。

  3月17日,聯儲宣布未來半年內直接入市購買3000億美金的長期公債。為了刺激經濟、防止通貨緊縮。跟之前的性質完全變了,貨幣當局直接買公債等於債務貨幣化(直接印鈔),意味著半年後流通中的貨幣將增加30%,M2至少增加三成,若考慮貨幣乘數反彈,增速甚至可能高達四成或五成。

  看看美國人的賬單吧。至2009年5月7日止,賬面上,美國國債餘額是11.2萬億美金;美國政府5月11日估計本年度累積財政赤字為1.84萬億美金,是上一年度財政赤字的4倍;美國政府估計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的財政赤字為1.26萬億美金;2010年至2019年赤字總額則為7.1萬億美元;未來75年美國未作撥備的社會保障計劃負債已上升至51萬億美元。倘若計算在每年的預算案之內,納稅人每年要付出2.6萬億美元;2009年5月14日,奧巴馬也開始表示擔心,“美國長期債項的負擔難以為繼”,“不能永遠這樣向中國人借錢了”。

  事實上,現在的外部世界也自顧不暇,愛莫能助。美國政府財政赤字開始失控,國債大量供應,利率急劇飈升,諸位都應該知道這對全球金融市場意味著什麼。

  對於天量帳單,三條路擺在美國人面前。

  一是盡快找到新的財富創造模式,帶動全球創業活動集群式迸發,用生產率加速去填充扔向世界的泛濫的美元,如此抑制通脹的惡化。

  二是節衣縮食,大力壓縮財政的福利性開支。

  三就是零和博弈了,犧牲掉別人以實現美國利益最大化了。誰讓它擁有“無所不能”的美元霸權呢。

  可以肯定的是,市場急跌的時候,聯儲會再度出手,入市加大購買公債的規模,再次強行壓低長期公債利率。坦率地講,聯儲入市買公債,這是一條不歸路。

  3000億僅僅是開了個頭。美國2009年和2010年發債規模各達2.56萬億美元和1.14萬億美元,9月份前還不是發債高峰期,未來半年(到9月份)發債規模并不大,大約在7000億左右,聯儲若執行計劃的話,大致買40%,現在看來難以挺住。由於美國的財政年度由9月開始,所以真正發債巨峰要在四季度到來,在此之前,如果聯儲不及時宣布大幅加碼買入規模的話,恐怕預期也會把國債利率重新推高。

  但聯儲宣布再買,市場誰還相信伯南克。伯南克說過,一旦經濟好轉就停止買債。要麼是經濟更加惡化,要麼是伯南克撒了謊,無論哪種,美金美債的拋售狂潮或至,美元匯價不知道會跌多少,因為其他西方國家也債務累累,也在印鈔票,但全世界對於信用貨幣的信任若集體崩潰,將導致大宗商品和貴金屬成為最後避險的天堂。

  實體經濟沒起來,價格卻被貨幣推上去了,這將是比海嘯前更慘的局面,全球的貨幣當局怎麼辦?收,意味著資產新一輪的拋售狂潮,新的一輪去杠杆;不收,通脹遲早要成為壓垮企業和經濟的最後稻草。

  故事的結局,或許是美金開始超強回歸,全球資金開始再次向美國流動,美國人反過來拿著美金到世界來“收拾殘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