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鐵礦石價格談判困境暗示行業積弊

http://www.CRNTT.com   2009-06-14 10:03:15  


鐵礦石價格明顯帶有操縱跡象
  中評社北京6月14日訊/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研究員沈洪溥今天在《東方早報》登出文章,認爲“鐵礦石價格談判困境暗示行業積弊”。文章内容如下:

  危機以來,國際鐵礦石降價似乎成為業內共識。但在與礦業寡頭的協議價格談判中,依賴外部資源的中資鋼廠卻明顯辦法不多,乃至2009年以來,先被日本廠商搶先定價“偷襲”,後又因韓國廠商與人暗地“媾和”而幾乎喪盡有利籌碼。其間的起落,頗值得玩味。

  中資鋼廠的“血拼”并非首次。媒體所指的行業“放水者”也不僅包括日韓廠商。在屢談屢敗的結局中,國際鐵礦石價格已經歷了連續六年快速上漲——2005年度漲幅71.3%,2006年度為19%,2007年度近10%,2008年度更超過70%。或許,已到了我們拋開廠商競爭成見,乃至歷史偏見,冷靜思考中資鋼廠何以始終缺乏足够談判能力的時候了。

  作為行業協會的“中鋼協”能力是不宜被輕易質疑的。近年來,“中鋼協”表現中規中矩,各家鋼鐵巨頭也基本做到了步調、口徑一致。因此,筆者以為,中資廠商整體的談判力之所以薄弱,除了掌握上游資源有限之外,鋼鐵行業的集中度過低、低端產能比重過大是制約我方談判力的重要原因——集中度過低,難以真正集中行業大比例需求與本就高度寡頭化的礦石廠商談判;低端產能比重過大,又在擾亂整體需求結構的同時,更因礦石綜合利用率、效益水平不佳,拖累整個行業抵抗成本擾動的能力脆弱。加之,中國鋼鐵產能的分布是分散的,但世界礦石的分布卻是集中的;淡水河穀、力拓、必和必拓等“三巨頭”團結是容易的,但“中鋼協”內部協調和外部溝通卻是困難的……因此,盡管我們看到“中鋼協”在對外談判中幾乎充分借助了國人擅長的兵法、謀略等傳統智慧,以至忽而要聯吳抗曹,忽而狠話施壓,忽而又好言相向,但計策的效果卻總是不好,屢談屢敗并不令人意外。

  或許,有人仍然抱怨,列舉中國需求量大(2008年中國共進口4.4366億噸鐵礦石,占全球海運鐵礦石比重約為52%)、庫存量大(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共進口鐵礦石1.87億噸,總計庫存超過1億噸)、國產礦自給率高(2008年中國的鐵礦石原礦產量82401.11萬噸,自給率超過50%),乃至外部權益礦比重在提升雲雲,將談判結果不好拼命歸咎於談判技巧不成熟,其實大謬不然。筆者以為,需求大恰是最大命門,有例為證,2008年,韓國進口鐵礦石約5000萬噸,日本進口約1億噸,這使得“中國需求”是根本無法繞過的題材與口實;庫存方面,盡管據說可以靠庫存堅持數月,但這些庫存礦石實際的銷售價格也并不穩定;至於國產礦的品位低、權益礦的絕對比重小,也更是無需重複的老問題。

  再進一步說,今天,鋼鐵行業所面臨的問題,幾乎是中國諸多行業所面臨問題的縮影。從玩具到紡織品,從冶金到水泥,曾被美譽包圍的“中國制造”在危機中表現多數難如人意,產業產能大而不壯、外強中幹。景氣階段依靠投資盲目發展,低迷階段只能靠天吃飯或者怨天尤人。從此出發,鋼鐵產業的結構調整實在應該早日落實。

  曾幾何時,似乎還有限制“兩高”等促進結構調整的消息,但到後來似已偃旗息鼓。中小鋼廠在地方政府的呵護下垂而不死,大型鋼廠則期待政府關照完成行業整合,慵懶風氣充斥行業。設若今年的協議礦石價格果不如意,也真希望它成為淘汰落後產能的好時機。當然,這既需要行業中人的堅忍與決斷,又需要習慣付出“父愛”的行政力盡早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