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再平衡 誰把中國推向浪尖

http://www.CRNTT.com   2009-10-19 10:23:28  


 
  文章認為,全球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市場現象,美國出現赤字的情況反映了美國整體經濟以及其資本市場的深度、流動性和法律保障措施的吸引力。一系列最近的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之所以需要消耗其經常賬戶盈餘,是因為他們需要憑借這些資金來獲得本國所不具有的高質量資產。恰恰美國的資本市場成熟而高效,它可以進口短期資本,出口長期資本,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金融中介服務。

  調整全球不平衡總的原則,應是在基於維持全球增長的同時減輕失衡,並降低無序調整的風險。簡單地說,就是需要赤字國家放緩國內需求的增長,盈餘國家增加內需。如果赤字國家的國內需求不能夠放緩,相對價格對需求的再平衡就會起作用,即赤字國家的真實匯率對盈餘國家逐漸貶值。

  文章指出,在這個總原則下,中國正面臨著兩種困境。第一,美元主動貶值下人民幣被迫升值。如果假設目前美元下調已到築底階段,由於受中國金融體制和金融發展的深度和廣度的約束,人民幣匯率的調整並不與全球經濟失衡糾正過程中的浮動匯率經濟體的貨幣相匹配。因此,中國經常項目的巨額盈餘就成為全球不平衡的中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民幣不僅要對美元補漲,而且要應對其他赤字國家貨幣升值要求的壓力。人民幣真實有效匯率上浮的市場壓力與中國現行匯率體制的反作用力開始角力,中國經濟不得不承受匯率失調的短暫痛苦。第二,中國2萬億外匯儲備在美元築底周期的實際損失。實際上,在整個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兌歐元匯率調整是全球貨幣變動的參照系。全球經濟不平衡的風險更多地集中在歐盟和中國,而不是儲蓄不足的美國。歐洲與中國的貿易平衡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困難,因為人民幣在短短的5年內已對歐元貶值了40%,中國正在承受顯著的外匯資產損失,同時中國對歐洲市場的購買力也遭到嚴重衝擊。

  文章稱,在某種程度上說,具有系統重要性經濟體的主權基金的出現,對有序調整全球不平衡,降低全球不平衡的風險有著積極作用。就中國本身利益而言,主權財富基金由外匯儲備構成,不僅增強中國匯率彈性,能促進經濟穩定、均衡增長,而且利於緩和全球範圍內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中國這樣的擁有巨額外匯儲備的國家,主權財富基金顯然是雙贏戰略。它能夠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率,能將外匯儲備輸出並以主權基金形式向海外投資,同時,也減少了國內貨幣供給量。

  外匯儲備是中央銀行的資產,由於迅速增加的外匯儲備,迫使中央銀行增發基礎貨幣,致使國內流動性過剩,引發通貨膨脹預期。主權財富基金能很好地減少這方面的壓力。另外,還可減少人民幣重估的壓力,因為可以改善對衝的需求並減少財務性支出。從更寬廣的視角來看,國家外匯儲備,從政府債務轉變為主權財富基金,以謀求更大範圍的投資,只要這些投資遵從商業規範,有助於優化資源配置。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使得新興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利益追求更趨一致,共同致力於投資企業業績和市場環境改善。客觀上,這又加快了新興經濟體與全球金融體系的融合步伐,推動了他們積極參與全球政策的制定。 

  因此,全球化不平衡調整要兼顧各方利益,過分強調主權財富基金透明性、政治性風險是新金融保護主義的表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