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關係:過程目標與終極目標

http://www.CRNTT.com   2009-11-18 00:27:55  


 
  借鑒尼克松訪華以及中美《上海公報》的方式處理兩岸關係

  新中國成立後,美中關係卡在美國是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以及是否廢除“美台共同防禦條約”上,這是中美之間的“大問題”。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應中國總理周恩來的邀請訪華,毛澤東對尼克松坦承中美關係過去十幾年,中方包括毛澤東本人,堅持中美之間不解決大問題,小問題免談;美國方面,民主、共和兩黨政府均奉行孤立新中國的政策,也沒有想通,因此中美雙方都採取互不接觸政策。後來美方在華沙提議中美之間應有人員往來以及貿易,中方堅決拒絕,理由也是不解決大問題,小問題免談。這樣又經過兩年,中方認識到美方提議可以打開中美關係僵局,因此中美才有“乒乓外交”,十個月後,中美兩國實現了首腦會晤。

  1972年2月28日,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上海公報》,其中有共識部分,有各自聲明部分。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對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關心。考慮到這一前景,它確認從台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在此期間,它將隨著這個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逐步減少它在台灣的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

  《上海公報》中,美方沒有承認新中國(直到1979年中美才建交),沒有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也沒有解決美國對台灣“軍售”問題,但雙方仍同意擴大兩國人民之間的瞭解,為此目的,他們就科學、技術、文化、體育和新聞等方面的具體領域進行了討論,認為在這些領域中進行人民之間的聯繫和交流將會是互相有利的,雙方各自承諾對進一步發展這種聯繫和交流提供便利。雙方把雙邊貿易看作是另一個可以帶來互利的領域,並一致認為平等互利的經濟關係是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的。
雖然《上海公報》以“國與國”關係為基礎,但其中處理雙邊關係的方式,很值得現在海峽兩岸總結與借鑒。

  “九二共識”是迄今兩岸達成的唯一的“政治性文件”。兩岸對“一個中國”所作的表述,就是兩岸都接受“排除政治內涵的”一個中國。這是一種模糊政治,不是“明確政治”;現在直到未來形成“政治解決機制”前,“九二共識”都是兩岸能作出的唯一的、最大的政治妥協。兩岸談政治議題,如果要明確兩岸政治關係,因缺乏解決機制,將遭遇最大信任危機,會導致兩岸兩會後續的協商停頓、兩岸交流進程放緩、甚至兩岸關係的停滯。因此,兩岸再簽署另一份“政治性文件”因無法超越“九二共識”,是沒必要的,反而可能造成負面效應的政治舉動。所以當前兩岸應繼續“擱置政治”,優先處理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維持“政治關係未解決狀態”直到終局解決階段。

   兩岸政治的終極目標與歐洲的漸進政治一體化模式

  歐盟的歷史發展至今仍未建立歐洲中央政府,歐盟不是主權國家,它的成員國仍然是主權國家,是成員國賦予歐盟以權力,而不是歐盟賦予成員國以權力;歐洲民族國家的繁榮和強大是歐洲一體化成功的基礎,歐洲一體化只為實現階段性具體目標,而沒有終極目標。

  歐盟委員會採取行動時,其決策若牽涉到成員國,歐盟委員會必須把它的提案送交各成員國議會,對歐盟採取措施的原因、它們的影響以及要付出的代價加以解釋,如果三分之一的成員國議會反對某項提案,歐盟委員會將不得不重新考慮提案。在敏感的防禦、對外政策和社會保障問題上,成員國仍然有否決權。

  歐盟目前仍然沒有共同外交政策,比如當科索沃宣佈獨立時,五個成員國就沒有承認;對俄羅斯政策方面,德國由於與俄羅斯之間的能源利益,拒絕歐盟的共同能源政策;對世界衝突地區,比如中東和平進程應採取何種政策,歐盟內部也意見分歧。

  當前全球經濟危機更讓歐盟以上弱點和局限性毫無保留地暴露出來,面對危機和內部矛盾的壓力,歐盟各國趨向於回到過去的各自為政和貿易保護主義。曾經最支持歐盟的德國,在歐盟應對危機的幾乎所有戰略性領域,逐漸傾向於單邊主義政策,首先考慮自己,而不是歐洲。

  兩岸終局解決方案若循“歐盟模式”,兩岸先成立“共同體”,漸進加深政治一體化進程。但是,兩岸“主權”能否讓渡給共同體?共同體最終能否成為主權國家?歐盟歷程及現狀已給出答案,“共同體”會強化兩岸各自擁有“主權”的依據,在漫長“一體化”進程中,變成事實上的“兩國方案”,這就牽制、拖延、阻礙兩岸走向中國實現“真正的統一”這一終極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