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調結構”可從城市化破題

http://www.CRNTT.com   2010-03-20 09:06:21  


  中評社北京3月20日電/“結構”二字是讀懂中國經濟的法門。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剛剛起步,全球格局亦將會隨之改寫。

  按道理來說,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應是同步的。但在中國,統計數據顯示第二、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90%,但城鎮常住人口只占總人口約47%。城市化和工業化的不同步反映出中國最根本的結構扭曲,中國的工業化在高投資的推動下創造了巨大的生產能力,但滯後的城市化未能有效地推動消費力的增長。

  中國證券報發表復旦大學發展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陸銘文章表示,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必須從城市化破題。從資源和土地節約方面來說,人口集聚,特別是向大城市集聚,才是有效率的。現在中國的勞動工資在上升,但勞動密集型的產品仍然保持了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這既與中國勞工的勤勞和技術有關,也與製造業的產業集聚有關。產業集聚帶來了規模經濟,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而中國在東部地區形成的產業集聚遠非東南亞一些小國可比。中國現在強調擴大內需,特別是想以服務業的發展來推動內需增長,同時提高經濟增長對就業的吸納力。越是如此,越是要推動城市的發展,因為服務業在城市裡才更有發展空間。中國經濟的結構扭曲只有從城市化這條路上走出來,唯有如此,土地利用才可集約,服務業才可能發展,低碳的增長方式才變得容易,內需方能擴大,全球經濟失衡的局面才能緩解。

  文章認為,從城市化破題,首先要從城市化的模式破題。如果按照中國過去的城市化模式,農民可以進城打工,卻不能與城鎮居民享有同樣的就業機會、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那麼這實際上已經進城的2億農民就會有相當一部分人抑制自己的消費,把錢匯回家鄉。這些農民兄弟的選擇都是在一些非常保守和歧視性的制度和政策制約之下做出的,為什麼我們不談談如何讓農民工在他們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獲得戶籍、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也不談如何讓農民的土地和宅基地使用權成為可流動、可抵押的資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