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尷尬”的中國留學生

http://www.CRNTT.com   2010-05-03 11:13:34  


不少中國留學生“好不容易來一次倫敦只是為了到中國城買柴米油鹽”
  中評社北京5月3日訊/3月12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在北京開幕,這同時也是2010年的中國留學論壇,主題為學生垮境流動和優質教育資源。根據教育展的數據,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留學人員只有13萬;從1978年到1999年,留學人員為32萬人;而在最近的10年內,出國留學人員是130萬人。僅去年一年,中國出境留學人數已經超過20萬,比200 8年同期增長了27.5%。

  以筆者所在的英國來說,根據最近的官方統計,赴英的中國留學生每年都在2萬人左右,在英中國留學生總數已經達到6萬人。眾多的中國留學生給英國大學的經濟收益做出了很大貢獻。英國大學學制一般為三年,但在大學和高中之間還有一年非常關鍵的預備課程。四年中每年學費都在一萬英鎊以上,是英國本地學生的三倍。如果是名牌大學,比如帝國理工,學費一年則幾乎達到兩萬英鎊。

  然而尷尬的是,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成績並不理想。早年那種數理化“尖子生”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很多中國學生成績一落千丈,不斷重修,換專業,轉學,仍然無法畢業,最終花錢買了張畢業證書,被迫回國。筆者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些學生無形中做了英國大學的搖錢樹,於自身發展沒有好處不說,花了無數冤枉錢的糊塗父母最終還被蒙在鼓裡。

  除去這些典型的“中國差生”之外,那些努力學習的孩子們的留學生活也不總是天堂。中國都是獨生子女,有誰在18歲之前就自己買菜洗衣做飯,每天擔心房租、水電還得同時應付惡劣的房東?別說18歲了,國內20多歲的人還和父母住在一起,缺少獨立生活的能力。語言也是個難關,雅思考到7分並不代表就能適應在英國學習,更別說大多數中國學生的成績根本就到不了7分。如果這些個人能力之內的事情都能解決,簽證也是個問題,搞不好學上到一半簽證突然被拒——筆者三年前就遇到過這種情況,至今記憶猶新。

  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出國留學,有些人非常適合在國外學習,有些人則不適合。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你是否擅長與人溝通?大部分人都不是學者,不是專注於搞自己的學術研究就行了。大部分海外學子都處在20歲左右的黃金年齡,正是開拓自己的社交圈,盡情享受青春的時候,很難想像其實大部分的中國留學生來到國外之後還是閉門不出,每天上網聊天,下載台灣綜藝節目和美劇。倫敦有這麼多精彩的展覽、演出和活動,他們好不容易來一次倫敦只是為了到中國城買柴米油鹽嗎?尷尬的中國留學生,在很多外國學生眼中,其實不過是些“吃米飯的怪人”。

  他們不能理解為什麼中國人天天吃米飯,就好像我們也不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每天只吃三明治就飽了。筆者讀研究生期間曾在英國某頂級時尚雜誌社實習,那裡有個剛剛轉正的中國設計師,上班第一天他就愁眉苦臉地告訴我,這邊的英國人很排擠他,他的任何建議都不會被採用。但是接下來我卻發現,他上班期間不和任何人講話,中午寧可一個人走40分鐘的路去中國城吃飯,也不願意和同事一起去樓下的咖啡店吃個簡單的三明治。他把自己和所有人隔絕起來,用所謂的“文化差異”給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卻就此失去了寶貴的交流機會。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外國學生的課餘生活一般是聚會、去酒吧、跳舞、旅行等等,但中國學生、包括大部分中國家長又把這個給妖魔化了,覺得酒精就是瘟疫,夜店就是藏污納垢之所。雖然筆者不排除這些活動的副作用存在,但這些其實就是國外同齡人的正常生活。如果一直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它,連偶爾一次午餐吃個三明治都無法“犧牲”自己,一邊自恃清高不屑與他們為伍,一邊又抱怨著自己不受歡迎,那就真的是沒有辦法了。

  然而,這些有機會留在英國工作的人其實還是所謂的“精英分子”。據英國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英國失業人數已經達到250萬,失業率幾乎達到10%。這讓中國畢業生在英國找到工作難上加難。去年歸國人員總數突破了10萬,同比增長了56.2%,這固然說明中國的國力增強,吸引了更多海外學子回國發展,但在筆者來看,其實這也許是個很可悲的數字,說明大部分的中國人已經在國外混不下去了。 
 
  (《環球》雜誌2010年4月12日 恒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