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不斷被改寫的魯迅形象

http://www.CRNTT.com   2010-05-04 08:18:14  


 
還原魯迅,普及魯迅

  近年來,關於魯迅的重新評價和研究此起彼伏。在中學校園中流傳著一句順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各地不時出現語文教材中要減少魯迅作品的傳聞。長江文藝出版社的編輯安波舜是《魯迅回憶錄》手稿本的責編,他認為:“上海地區的一些教材把魯迅的文章拿下來,加上娛樂明星,我對此深惡痛絕。” 

  對在當下出版《魯迅回憶錄》手稿本的原因,安波舜解釋:“現在很多誤解,是在研究魯迅過程中,年齡稍大的人都知道,‘文革’以前、‘文革’以後,不同時代賦予魯迅不同的色彩,本來他是文學家,‘文革’時成為偉大旗手,‘文革’後,大家就對魯迅精神有了認識誤區。我們要把魯迅從極左的意識形態中還原出來。魯迅對人民、對群眾、對弱勢群體‘俯首甘為孺子牛’,對敵人‘橫眉冷對千夫指’。他不是今天知識分子的犬儒精神,而是公民精神。大家都說要堅持正義,沒有魯迅,就沒有公平和正義。知識分子是社會的天平,天平就體現在魯迅精神上。”安波舜的編輯方法是恢復原貌:“原來有好多手稿上寫得好的地方、提法、評價、細節被改動或删除了,這次我們把手稿完整呈現出來。”

  資深出版人張昌華2009年曾編輯出版《魯迅的藝術世界》一書,他從出版的角度分析,《魯迅回憶錄》手稿本在今天還是有出版的價值,因為具有歷史價值。張昌華也指出,目前社會對魯迅的確存在不少誤解。據他在接觸中感覺到,魯迅的孫子周令飛正當盛年,為弘揚、普及魯迅文化在不斷地“呐喊”,創立上海魯迅文化發展中心,演講、出書、辦展覽、拍電視,整日奔波忙碌,真有點“拼命三郎”精神。

  《魯迅回憶錄》手稿本出版的主推人之一周令飛說:“今天用原貌出版這本書,我覺得不在乎這裡面還原了多少,百分比是多少,有多少和當時有差距,而是恢復作者本意的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文化史,很多都存在不真實的。這樣的不真實的歷史、有缺陷的歷史,如果不馬上糾正,我們就是歷史的罪人。”

  周令飛介紹,他在2000年後,找到了新的方向:還原魯迅和普及魯迅,要讓魯迅回到以前的本來面目。“從魯迅逝世到1949年後,我們有很多回憶魯迅的文章,那時描繪的魯迅比較真實,是全景式的,但後來就越來越平面了、一元化了。這是一個時代造成的,不單是對魯迅,對所有事情都一元化了。我們把魯迅再還原,是要把原來的東西再找回來。今天出版這本書是有原貌的,不是說我們要和過去比,而是要大家看到原貌,過去的版本可以忽略不計。”

  在許廣平的《魯迅回憶錄》手稿本原貌中,第一章就指出:“魯迅是一個戰士,指揮者是黨,是黨的領導。他只擔任一方面—思想上的方面,如同黨的宣傳部的一員。他時刻想著如何才能盡力做好宣傳,喚起群眾的工作。雖然那時黨沒有明確給予他責任,但真理只有一個,這就是:遵革命之命的文學。”

  吳中傑通過仔細的考證和分析,認為:“談到魯迅的文學思想,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遵命文學’這個口號。贊成者借魯迅來宣傳這個口號,反對者因這個口號而批評魯迅。但實際上,魯迅並未提倡‘遵命文學’,而且他的文學思想也與‘遵命文學’格格不入。”吳中傑指出,從魯迅歷來的文學見解看,他是最反對配合形勢,命題作文的。“魯迅很強調知識分子的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記者:李懷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