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怎麼看台灣的死刑爭議

http://www.CRNTT.com   2010-05-18 08:32:17  


 
  聖奧古斯丁的原罪說當然不能滿足一般的思想家,但是他的闡述畢竟是根據希臘(特別是柏拉圖)思想來的。按照柏拉圖的看法,所有的形式都是完美的,但是形式的具體展現則都是不完全的,不夠完美的。宇宙間的每一個個人都是完美的“人”的不完美的展現,這種不完美就是罪惡的根源。在基督教興起的早期,許多用柏拉圖思想來闡述基督教思想的人把完美的形式解釋為上帝,是精神的,也是抽象的,而一切不完美的展現則是具象的,也是物質的。具體物質的生存當然就是罪惡的起源。聖奧古斯丁把這樣的觀念拿來解釋罪惡的起源,並加上“原罪”的想法,使得所有的被造物(根據最高的形式而產生的萬物,以人為代表)都生來就殘缺不全。事實上,既然具象的那種物質本來就是不完美的,“原罪”的說法也就成立了。保羅已經帶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他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上帝的榮耀”。罪惡就是一種不完美。

  20世紀的神學家巴特因此認為罪本身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它是一種不完美的狀態。巴特用“如影隨形”來解釋罪惡:罪惡會在光明 (上帝)的照耀之下顯現出來。這個說法與保羅的解釋有異曲同工之妙。

  說到“如影隨形”,我想起中國思想中常常談到的“月映百川”的比喻。這個來自佛教的說法,後來被朱熹拿來說明“一本而萬殊”(理一而分殊)的本體思想,說理是生存的本源,而萬物都有各自的理。理本身的根本是一個,而分殊的理就是存在物生存的依據。存在物的存在是一種“氣”,理與氣能合一當然最好,但是大部分的氣都無法達成理的完善。這種不完善(特別是道德意義上的完善)乃是私欲的起源,也就是惡的根本。

  天理與人欲的鬥爭是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哲學命題,中國人也常常愛用這種二元論的說法來解釋人間的各種邪惡。明代中葉以後的思想家們,尤其偏向於用二元論來說明善與惡的對立。但是如果嚴格遵守朱熹的看法,這兩者其實並不是那麼二元的。罪惡或人欲都是一種本質上的不完美,是依傍於完美的理而顯現出來的虧欠。

  這種一元論的說法,把邪惡或罪孽看成是追求完美過程中的缺欠,倒也有它的好處,因為它肯定了萬物(用西方的說法就是所有的被造物)能遂行理或最完美的形式的潛力。這就讓人們發現,人並不一定非要犯罪,罪惡是追求完美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困窘。

  從這個角度看來,主張廢除死刑的人確有他在思想上的意義或甚至於根據,怪不得幾乎所有的宗教家都提倡我們要對人的犯罪與邪惡有所同情和憐憫。然而,在現實的世界裡,我們真是很難了解人常常好像不只無法追求善與完美,而且更似乎會選擇自甘墮落。這兩種狀況是不是一樣,思想家們還沒有深入探索的。我們因此對該不該廢除死刑,還有很長的路要摸索。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