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看待中美對話中的“鮮明立場”

http://www.CRNTT.com   2010-05-26 08:38:24  


 
  當然,如果我們滿足於今天人民幣匯率所帶來的那麼點看似保持企業價格競爭優勢的格局,放慢我們上述的內需培育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的結構調整速度,那麼,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中國投資所帶來的要素成本的增加(原油價格、鐵礦石價格的上漲)和要素市場的價格自由化都會衝銷掉匯率的競爭優勢。最終會讓我們的企業自己越來越認識到除匯率所帶來的“好處”外,還需要更多具備一些其他方面的競爭力,比如,技術、品牌、服務和人才等。同時,我們也會感受到在歐美經濟沒有出現實質性經濟復甦的時候,匯率對增進出口的優勢會顯得那麼有限。如何打造中國國內市場的消費能力,不僅是出於經濟低迷的歐美國家所覬覦的結果,而且,也是我們中國的企業和依靠企業生存的中國廣大勞動者所期望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天人民幣匯率的穩步改革完全是在為中國經濟順利地進行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環境。

  具體而言,在現有的經濟發展階段,我們一方面要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來保證勞動者的收入穩定和促進完全就業條件下工資和勞動生產率的同步增長,以此帶動中國社會大眾整體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我們要盡快解決有消費能力的社會階層的“後顧之憂”(養老、醫療、住房、教育等社會保障),讓他們從生活質量的改善中去享受到消費所帶來的幸福和快樂。如果這方面,沒有很好的起色,而僅僅通過人民幣匯率的調整來抑制出口,可能會出現“幫倒忙”的結果。至少人們會把社會的資源投向名義財富增長更為迅速的金融市場而不是投向缺乏消費能力支撐的實體經濟。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在貧富分化較為嚴重的今天,由於我們的企業無法生產出中國高端收入階層的消費者所需要的“精致”東西(或提供給他們所需要的高質量、高品味的服務),人民幣的升值反而加速了這批有消費能力、但沒有很大後顧之憂的少數“富裕群體”走出國門,去尋找的“外國貨”和“到位的服務”——慷慨地消費在外國市場,並由此給外國社會留下了中國人今天普遍“有錢”或者說“這是人民幣增值才帶來的旺盛的購買力效果”這樣的“誤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