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麥難民”上海式生存

http://www.CRNTT.com   2010-06-21 13:55:48  


 
  在治安一向良好的上海,出現這樣的命案,算是一件大事。在上海著名本地網站“寬帶山”上,上海人與YP(外來人口)之間的口水戰因此爆發。

  受驚後的孫隆,走出麥當勞,加入到徐家匯龐大的上班人群,如一滴小水滴,投入汪洋大海。在這個上海最繁榮的商業區,在高樓林立的寫字樓間,孫隆時常覺得,這裡上班族的腳步,比村里人走路還快上好幾步。

  孫隆在美羅城地下一層的“大食代”美食廣場,受雇於一家廣東煲仔飯食鋪。他每日站在攤位電腦前收銀,派單到廚房,工作8小時,每月薪水1300元。雖然包吃住,但是他並不喜歡那間局促的住房,隱藏在美羅城邊一條窄巷子裡,還得擠進七八個人。

  孫隆出生於青海邊陲一個回寨,10歲那年,因為在學校打群架,害怕父母責罵的他,從家里偷拿了1000元,帶了兩個同學離家出走。8年來,他去過福建、浙江,因為仰慕《上海灘》里的許文強,今年年初,他來到了上海,來了後才知道,“哪有許文強和遍地黃金,原來《上海灘》拍的是舊上海。”

  最初,孫隆選擇在廚房過夜,但是廚房的水龍頭,也跟他作怪,淋了他一身。好在還有天鑰橋路123號的肯德基,那里有跟他一樣付不起房租的人,那里每晚有約定俗成的茶話會,一起度過漫漫長夜。

  這群將通宵營業的快餐店當成超廉價宿舍的城市貧民,有一個同一標簽——麥當勞難民。這個人群最初在美國快餐店出現。2007年,日本人特地為此取了一個新名詞“McRefugees”——麥難民。2006年9月,麥當勞在中國推出第一批24小時餐廳。同年12月,北京一家媒體發表報道,稱北京24小時麥當勞餐廳,成了一些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之家。

天鑰橋路123號

  作為上海著名商業網點的徐家匯,肯德基和麥當勞等洋快餐店依次而立,不下十幾家。

  事後,美羅城肯德基店的一位清潔女工,在電視裡看到了那個殺害李峰的犯罪嫌疑人身影,心有餘悸。她認出了這個持刀者,當晚准備在店裡留宿,因為打烊才被她趕了出去。這家肯德基與事發麥當勞同處天鑰橋路路口,隔街相望。

  對於在此過夜,事發麥當勞的陸姓店長說,麥當勞“並沒有允許,也沒有不允許”。而在這一帶的24小時快餐店中,衆所周知,留宿情況最為嚴重的當屬天鑰橋路123號的肯德基,“因為那里有沙發,我們這兒都是硬凳子。冬天時,他們甚至卷著鋪蓋進去。”

  每當夜深人靜,天鑰橋路123號猶如一個小型鐵路候車室。在此度過長夜的,除了情侶和附近KTV盡興後的年輕人,多數是與顧客身份無關的“麥難民”。

  這是個弱關系群體。每晚10點後,他們陸續匯集在此,行頭是一個書包或一個馬夾袋,甚至什麼都沒有。他們一般坐在與服務台相距最遠的地方,從來不叫一杯飲料。他們消遣的,有自帶的武俠小說、證券與成功學書籍,或是客人留下的報紙。午夜之後,困倦的他們分散到餐廳每個角落。在有隔板的沙發包廂內,枕著書本或報紙,趴在圓桌上,甚至躺在座椅上睡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